她脸色看上去不大好,魏歇不放心地说:“今天就到这,回家吧。”
“嗯。”
远处抓蝴蝶正抓得兴起的大黄听到召唤,飞奔着向两人走来。
两个女鬼都还没走,等狗的间隙,麻花辫的丫头鬼嘀咕:“她好像能看见我们……”
“嗯。”
另一个女鬼拖长音回应,前者顿时鬼眼一亮,“那我们让她帮忙烧点东西过来吧,玩具,好吃得,听说比我们那时候多了好多新鲜玩意……”
长衫女鬼一手抱娃一手扇风,“正有此意。”
“回头你弄个单子,把缺的东西列出来。”
“好咧,我马上回去想。”
“……”
壬年想死的心都有了,推了推旁边的魏歇:“快走快走。”
所以她才不想跟这些异世的存在打交道,一旦被缠上麻烦就接连不断。
天将黑未黑,两人一狗原路返回,壬年做了决定,如果她们还跟过来,她就打电话召唤她奶奶。
好歹是远近闻名的神婆,多少能有法子治治她们这些嚣张的鬼。
不过幸好,她们还算识相没有跟上来。
岔路口要拐弯时,壬年驻足好奇地回头,刚好看到她们飘进祠堂消失在门后,而门头上方,贴着她奶奶画的纸符。
“……”
还是指望自己想办法吧。
给大爷按一按 < 当夜晚来临(dearfairy)|PO18???t心跳
给大爷按一按
回到家里,太奶奶还没睡,壬年洗漱完毕,轻轻推开对面房间的门。
老太太又在摸那块青玉,听到她进门的动静,玉放回红木盒子里。
壬年在床沿边坐下,闲聊好奇的语气提气:“太,我们镇上的祠堂,你给我说说呗?”
“啥?”
老太太耳朵伸向她,没听见。
壬年将问题重复了一遍,声音大了些。
老太太恍然大悟,“你说祠堂啊,那地方我最熟了,我跟你太公以前还在里面住过呢,那会子还不是祠堂,是地主家的房子,鬼子不是打进来了嘛,孩子和老人都在那里面躲的,你太公他们就去跟鬼子打仗,打了几天几夜才把鬼子打跑了,大伙就说那块地是有福气,有祖宗保佑的,解放后就改作祠堂了。”
老太太边回想边说,壬年掰着手指头,疑惑:“太公不是跟你一个年纪的吗,你那会,最多也就八九十来岁吧……”
“是一年的,比我大五个月……”
老太太挠头:“难道我记错了,去打鬼子的不是他,不对啊……”
这个样子,八成是脑子的毛病又犯了,人老了就这样,有时候糊涂有时候清醒。
壬年翻个白眼,换一个问题:“那房子盖多久了,几十年?”
“不止,明清时候就在的,少说几百年了,你太太太爷爷他们那时候就有的。”
“不太像吧,砖瓦都还算新的,油漆都没掉……”
壬年甩甩头,问最后一个问题:“……那那家地主姓啥,还记得吗?”
“让我想想啊……”
老太太打个哈欠,费神地回想,壬年无奈地摆摆手:“算了算了,我问别人吧。”
出了老太太房间,她打电话给奶奶,接通后,开门见山,“咱们镇上那个祠堂你清楚吗?”
“还行,怎么啦?”
“你给我说说它的由来呗,比如说,以前有没有人在里面住过这样的。”
“嗯,有是有的……”
那头思考了几秒,缓缓道来:“那地方风水好,不是一直都用来放老祖宗牌位的嘛,听你太公说,当初有个外地来的当官的看上了那块地,想弄成人住的宅子,你太太公他们肯定不同意了,给祖先烧香的地方,两边为此还动了粗,结果那个当官的仗势欺人赢了,就把原先的祠堂拆了,花了好多人力物力建成现在这样……不过没住多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