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还欲再说,却被她微笑着打断,她的眼中,带着坚持又笃定的光影,一字一句开了口,“况且,在来重庆的飞机上,我接受了泰晤士报记者的访问。明天,或者后天,全世界都会知道,薄聿铮将军的妻子,因为对中国取得对日作战胜利充满信心,所以此次特意回国,与四万万同胞一起共进退。
他慢慢皱起了眉,而她还是微笑,“你说,如果我在这个时候又随机回了英国,大家会怎么想?
他没有说话,而她敛了笑,起身走道他面前。
虽然是已经想到的,却还是有些气他执意要她离开,于是扬起脸来看他,声音里带着小小的赌气,“木已成舟的事情,你要骂就骂吧反正,我是一定要跟在你身边的。”
第七十二回
一九四三。
重庆。
这是一座山城,当南京风雨飘摇,她责无旁贷地被选中,在苦难与光荣中凝聚着整个民族的希望,不屈不饶。
这也是一个雾都,每逢深秋时节,一到黄昏,整个城市便会被笼罩在浓重的雾气当中。
从前,总有人埋怨这蒙蒙的天气让视线受阻,也阴郁了心情,可到了如今,却几乎所有人都在盼望着雾季能再久一些,更久一些,好让他们在夜里,能睡得更安稳一些。
“马上就到夏天了,过不了多久,大概鬼子的空袭又要开始了,防空洞的情况怎么样?能确保所有孩子都进去吗?”市郊的遗族学校内,亦笙看着操场上孩子们奔跑嬉戏的样子,轻轻一叹,想身旁的校长问道。
这里的孩子,都是没有父母的孤儿,他们的父亲为国捐躯,他们的家园一夕破碎,他们本该拥有一片干净的蓝空无忧成长,而她如今却只能为他们勉力维持,这样一个灰雾蒙蒙的天幕。
她可以做的事太少,只能让人按着哪一份份阵亡名单去找寻,可是依然,能找到只是少数。
国破山河,颠沛流离。
“夫人放心,我们已经在提前做着准备了。”那校长一面伴着亦笙走下了台阶,一面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