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都有自己的食堂,江两边也有不少的国营饭店。

私营饭店并不容易立足。

林萋萋选来选去,最终把第一间店铺的地址选在城区和城区中间的位置。

那里附近有焊条厂,不锈钢厂,棉纺厂,还有江城一中,市委大楼和江南大学。

基本都是骑自行车10分钟就能到。

客流稳定,人群消费能力也不错。

林萋萋已经瞄上了路边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

她停下自行车,锁好,正打算进去看看。

小楼里走出了一群人,为首的,居然是个熟人。

“嚯,小林同志,你来办事?”

林萋萋露出招牌笑容,“对来办事,郭厂长,说不定还得麻烦您呢。”

第61章 天使投资人

这栋楼在一个三叉路口的分叉点,是栋独立的二层小楼。

最让林萋萋心动的是,这栋小楼是欧式建筑,三角形,一楼的挑高很高,还有几扇临街的大窗户,最适合做橱窗。

跟郭厂长寒暄完,两人说起正事。

林萋萋开门见山,“郭厂长,这栋小楼是不锈钢厂的吗?”

说起这个郭厂长就叹气。

“唉,这小楼原本是用来卖铝制用品的。”

“以前卖个盆子,勺子,水壶什么还可以,但现在厂里改制了,不锈钢都是大件,就取消了橱窗式的销售方式,以订货为主,现在这小楼也用不上了,就这么撂着。”

“你说这弄个仓库吧,也浪费,但是又实在没用处,每月还得来打扫检修。”

林萋萋听得眼睛都亮了,“郭厂长,你们这小楼出租吗?”

出租?

郭厂长还真没想过。

私人谁租这个呀,用来住吧,太吵了,也太贵了。

但是公家,人家都有自己的房和地,谁花钱租它们厂的呀。

“小林同志,你想租?”

“这楼可不算太便宜呢。”

这就是可以租的意思喽。

价格都好谈。

林萋萋,“郭厂长,您有时间吗?”

“有空的话,能不能先带我转一圈,价格我们再谈。”

“那感情好。”郭厂长立马就答应了下来,“我现在就带你转悠。”

房子不闲置,能给厂里创收,以后还不用每个月专门派人打扫,简直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进去以后,林萋萋就更满意了。

说是二层小楼,其实是三层,底下还有一层地下室。

地下室不大,但这个地势高,比较干燥,简直是个天然的大冰箱,非常适合用于储存食材。

一楼宽敞,明亮。

即使现在没有开灯,只靠自然光,整个大堂都挺亮堂的。

三角形的那个角可以单独辟出来,做两间包厢,再做个洗手间。

市里的国营饭店,林萋萋去吃过几家,都没有包厢这个设置。

但现在的江城已经有这个需求了。

工地的老刘和老李就曾经跟她抱怨过,说国营饭店太吵了。

每次吃饭都吵得耳朵疼。

前面那个梯形,就做成用餐区。

中间放3张4-6人桌,两边可以各放4张2-4人桌。

那四扇大窗户下面的区域,就留出来做外卖档口。

盒饭照样卖,还能加上包子,水饺,这样的方便品类。

至于二楼,就做成厨房,用不完的地方可以修成洗手间和员工休息室。

这地方怎么看,林萋萋都觉得很满意。

从小楼出来,她干脆去不锈钢厂,跟郭厂长谈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