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有不少都闻着风过来,想从莲花斋这里买些回去当做茶点。谁动作快,谁就能先挣到钱啊!

往年过完节卖不完的迎月糕都会折价卖,谢玉树没想到今年完全不一样。他满面红光,赚了个盆满钵满,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原本在县城开分店的事还没有那么急,眼下他已经急得不能再急了。

而除了迎月糕以外,另一样风靡云鹤镇的东西就是云起书院山脚下的卤菜。

正是清晨太阳未出的时候。

“杨哥!杨哥!”

白杨穿着一身光膀子的短打,脖子上搭着一块灰帕子,腿脚飞快,铆足了劲往前走,根本听不到后头有人喊他。

直到那人中气十足地喊了几声“白杨”,白杨终于停下脚步回头看去。他立即就笑了:“邓老弟,对不住了啊,刚才着急,一时没听着你叫我。”

邓和气喘吁吁的,可算是赶上了白杨,一手搭着他的肩膀问道:“都叫你老半天了,杨哥你这是赶着去哪呢?这不是去码头的路啊,我还以为你睡昏了头走错路了呢。”

“哪的话哈哈哈哈。难道你还不知道?”白杨哈哈大笑。

邓和糊涂了:“你笑什么,我不过回了老家几天,发生什么事了?”他老家的村子离镇上远,走路要走两天两夜,他一年到头便只过节过年回去,因此多回去了几天。

“快赶不上了,你腿脚快点跟着我,到地方我再跟你说!反正是好事。”白杨急切道。

邓和不明就里但竟然也跟着白杨跑了起来,边跑还要边猜:“到底上哪去?难道是哪家员外有喜事要摆流水席?”

“你想美事了。虽然不是这么一回事,但确实是有好吃的!”白杨笑道。

邓和见不得他这卖关子的样,一路各种猜测,可白杨愣是只说马上到了马上到了。

“哎,这不是去书院的路吗?今天书院招工?那还真是个好事。”邓和最后又猜了一次。

白杨没说话,拉住兄弟的手急急忙忙跑到一棵大树下,扎扎实实排在了前头七、八个人后面。这些人全都规规矩矩地排着队,但是脖子都伸得老长往摊子那瞅。

邓和往前头一看,那排在最前头的大哥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一手递过去钱另一只手接过一个饭碗。

小摊前那小掌柜的笑声传来:“卤菜给你盖在饭上了,你拿好。”

邓和耸动着鼻子闻了闻,还没吃早饭的肚子叽里咕噜乱叫起来,他捂了捂肚子刚想开口说话,口水就不争气地流了出来:“杨……杨哥,肉!我闻见肉了。这什么肉这么香啊!”

白杨一副见惯世面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还好咱俩跑得快。你看那边。”

邓和朝他们俩过来的桥上看去,乌泱泱一群人,有些人看着都还没睡醒呢,全都赶到他后面排队了。转眼间,他身后就排了至少二十多个人。而桥上还有源源不断的人过来,无一例外,全都是为了这个叫做“宋家好食”的摊子。

轮到白杨时,宋墨玉照例问道:“今天要点什么?”

白杨是老熟客了,自打之前听朋友介绍试探着来吃过一回,便天天都来。他以前最爱溜肥肠、肚丝和酸萝卜干,尤其是加了大蒜叶可下饭了。吃了以后他能干一整天的活不歇气,连午饭都可以省了,直接回家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