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3)

楚姐儿用手指着恩姐儿,道:“九婶婶!你抱我,别抱恩姐儿!我比恩姐儿好看!”

钟未央被逗得笑弯了眼睛,五少夫人和六少夫人全都乐不可支。

五少夫人轻声训道:“别捣蛋!给我安安分分的!”

钟未央笑着凑过去,在楚姐儿脸上亲了一下,道:“下次抱你,好不好?”

小家伙却嘟嘴答道:“不好!”模样既娇气,又霸道。和恩姐儿相比,简直大相径庭。

临近中午时,国公夫人让人去戏台那边发了赏钱,就吩咐大家散了。她的考量是,跳舞、奏乐的毕竟是国泰公主府里的艺人,欣赏半天就可以了,不能让人家太辛苦,若是留下一个苛刻的印象,岂不是有损国公府的声威?

丫鬟们脸上都还怀着意犹未尽。

钟未央牵恩姐儿走的时候,小家伙还恋恋不舍地回头去看后面。钟未央安慰她:“明天再看。”

一路走着,六少夫人语气泛酸,评论道:“果然,这男人们看的东西,就是要比咱们平时看到的好看!”

五少夫人揶揄道:“看来,今天六弟又要闹牙疼了!”又取笑六少夫人是醋坛子。

六少夫人从钟未央身后绕过去,和五少夫人厮闹去了。

下午,赵大遣了一个小子来内院里送账本,他自己等在外院里。

那个送账本的小子十岁,名叫松风,是松月的亲弟。他们一家人都做了钟未央的陪房,从钟未央出嫁后,他们就算是国公府这边的奴仆,和钟家脱离了关系。不过,他们之中的男丁和一部分妇人都只能在外面帮钟未央管陪嫁铺子和田庄,不能进国公府里来当差。

赵嬷嬷领着松风进来回话,对钟未央道:“这孩子口齿伶俐,赵大怕别人说不清楚,所以派了他来。”

钟未央坐在堂屋里,身边四个大丫鬟一齐都在。她点点头,先不急不忙地翻看了一下账本,看了最后的总收支情况,然后问道:“为何客栈生意很不景气?是没有客人吗?”

小厮松风生得唇红齿白,模样像个小姑娘,态度却并不胆怯,他低着头,口齿清晰地答道:“客栈这一个月来,每天都是住满客人的。但是有一半客人赖账,所以只收到了一半的租钱。”

京城繁华地,来往的人是熙熙攘攘,所以客栈都没有空房。

一半?钟未央问:“都是些什么人?”

钟太太把自己的陪嫁铺子全部都给钟未央做了陪嫁,如今,虽然钟未央打理账册,但是钟太太也并未放手,仍旧帮钟未央看顾着那些铺子和伙计,再加上赵大又是信任的人,所以钟未央并不怀疑报账有假。

松风一直低头,平静地答道:“赖账的都是进京赶考的书生,穷得连衣裳都当了,如今欠了账,掌柜的也不敢赶他们走,怕人走了,以后钱也要不回来了。赵掌柜特意问少夫人,看把这些赖账的人怎么办?”

自己的客栈里有一半人赖账,听见这事,钟未央真高兴不起来,思索片刻,道:“既然是书生,一定客客气气地待他们,不要赶人,如果他们要离开,也随他们去。等到春闱后,他们之中说不定就有人高中做官的,切不可得罪他们,免得日后有寻仇之事。让赵掌柜再在客栈门口贴一副祝学子们高中的对联。”宁可不赚钱,也不可惹麻烦。做官的人最爱逞官威,读书人其实心胸并不大度,偏偏又格外孤傲,受了屈辱,说不定就记在心里,以后伺机寻仇,绝不能把所有书生都当君子看。

松风恭谨道:“是,小的记住了。”

钟未央心里思索,松风确实是可造之材,一边吩咐道:“第二件事就是,今年给铺子里和田庄上伙计们的端午礼,每人都多加五尺细棉布。”

松风:“是,小的记住了。”

给了赏钱,又赏了一盘果子,赵嬷嬷便领着松风出去了。

让丫鬟把账册收进暖阁里的匣子内,钟未央暂时不打算核对账册。因为今天是阴天,不担心太阳晒,她又带着恩姐儿出了门,去找司徒玥音学画。

傍晚回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