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3)

啊?个个天天针线不离手,男耕女织的,连绣花那么难的事都能照着学,何况这个?

钟未央说道:“没有关系,咱们卖纸浆也可以,这样就有回头客了。别人得了方便,以后也会愿意照顾布庄的生意,得个口碑也不错。毕竟,这是别人没有的。”

“嗯!不如我下午出去一趟,找外头的赵大和几个陪嫁媳妇,安排这些事。”赵嬷嬷说道。

“好!”钟未央爽快地答应。

中午,钟未央让恩姐儿自己吃饭,结果小家伙根本拿不住筷子,往地上掉了一地的饭菜。

“没事,慢慢学,熟能生巧。要先习惯了,以后就可以像大人一样。”钟未央安慰道。

恩姐儿点点脑袋,继续吃饭。

吃完饭,孙嬷嬷立马帮恩姐儿换了一身衣裳,因为之前的衣裳上脏兮兮的,沾了很多油和汤汁。

下午,钟未央让孙嬷嬷带路,和恩姐儿一起去内院的学堂。国公府外院的学堂是男孩子念书的地方,内院的学堂专门收女学生。

今天钟未央还不打算让恩姐儿正式入学或者拜师,她打算先去瞧两眼,看看学堂和先生怎么样,是否有拜师的必要?要是学堂里不适合恩姐儿,那么她就自己慢慢教恩姐儿好了。不过她自己不会画画,总得给恩姐儿找个合适的丹青师傅才行。偏偏司徒玥音明年正月就要出嫁了,只能找别人。国公夫人又说,恩姐儿最好不要太特别,所以不能单独给恩姐儿找丹青师傅,最好还是来学堂里跟先生学。

走在路上,她现在心里无比地希望:学堂里的先生一定要合适才好!

------题外话------

生日快乐!无忧无虑!

☆、144.偷偷地看学堂

内院学堂是一个很清静的地方,院子外面很简单,全是平地,视线开阔,一目了然。既不临水、没有假山,也没有树林在旁边,对孩子来说,这样很安全。白墙灰瓦,朴素而不富丽。

很安静。而且钟未央特意让清江先来跟守门的婆子们打好招呼了,所以这会子她出现在门口时,那些婆子们都只敢堆起谄媚的笑容,做着行礼的姿势,并不敢出声。

钟未央对婆子们回了一笑,对清江打了个手势,让她发赏钱,然后脚步悄悄的,带着恩姐儿进了院门。跟进来的只有清江和孙嬷嬷,因为怕扰了学堂里的清静,所以其他丫鬟和婆子都留在院门口等着。

钟未央低头看一下恩姐儿,小家伙感觉到钟未央的目光,很默契地抬起小脸,两人默默地一笑,继续轻轻地往前走。对恩姐儿来说,这就像做游戏一样,很好玩。

其实,钟未央最好奇的是:司徒家的小姑娘们岁数不一样大,偏偏只有一个先生教学,先生是怎么把十来岁的学生跟三岁的小孩子放在一起教的?

教书可不像做菜,一锅乱炖怎么能行得通?

钟未央带恩姐儿靠近时,课堂里的先生已经发现了,不过他装作没看见,继续做他自己的事。

一间课堂里坐了所有学生,不过,并非一锅乱炖,先生还真是在因材施教。钟未央和恩姐儿趴在窗户旁,安静地偷看,孙嬷嬷负责把恩姐儿抱起来,清江负责望风。

只见:先生是个中年男子,清瘦、长须、面白,清雅的文人打扮,个子较高,精神奕奕,丝毫没有病弱或者弯腰驼背的萎靡样。十来岁的大孩子在自个儿画画或者写书法,三、四、五岁的小孩子就认真描红,先生慢慢地在课堂里走来走去,一个个地查看,然后轻声地说话,应该是在指导。课堂的最后面整整齐齐地端坐着十来个奶嬷嬷,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过,这样就能保证胆小的孩子不被别人欺负了,倒也实在。整体来看,气氛还是偏严肃的。钟未央心里觉得满意。

让钟未央稍感惊讶的是,楚姐儿也坐在课堂里!楚姐儿模样显得不高兴,握着毛笔,写字的动作很马虎。钟未央看见那先生走到楚姐儿旁边,把一条戒尺放在他自己手心里拍了拍,大概是在警告和吓唬楚姐儿,等先生走开了,楚姐儿翘着嘴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