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初猛一回头,惊喜道:
“清云大师!可让我找见你了!”
云清清嘴角一勾,指了指大门:
“进去说吧。”
严浩初回头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天命阁”大招牌,张大了嘴,直到云清清淡然从他身边走过,才赶紧亦步亦趋地跟在了她身后。
落座后,云清清给他倒了杯茶,开门见山道:
“看来,你还是遇到那个案子了。”
严浩初倒吸一口气:
“就是这一桩?”
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云清清时,她就说过,不久后他会遇到一桩无法解决的悬案,还会大受牵连甚至殃及性命。
云清清点点头,又摇摇头:
“不过……你这运势果然是变化极大,那案子虽然还挺棘手,但最多也就是牵连你挨几下板子、罚点工钱什么的,不算大事。”
严浩初:……
这还不算大事?他一穷二白一个小捕头,挨板子可以,罚钱那简直是要命啊!
他哭丧着脸挠了挠头脑勺:
“大师,你这么厉害,想个办法帮我解一解呗!我上有老下有小全指着那点月钱吃饭呢,要是罚银子还不如多打我几板子!”
云清清挑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下有小?”
第201章 她不可能做出那种事
"咳……有啊。"
严浩初摸了摸鼻子:
“黑子怎么说也是我养大的,算半个儿子……”
云清清乐了:
“行,你说算就算。说说案情吧,讲详细些,不要漏掉任何细节。”
“我这都准备好了!”严浩初立刻拿出一叠纸递上来,正是手抄的卷宗。
云清清拿起卷宗仔细翻阅起来,表情渐渐严肃起来。
经过她一边查看一边询问,很快理清了来龙去脉。
这是一桩古怪的连续失踪案。
最开始一桩报案是始于两个月前,一对市井小商贩夫妇的独生女失踪。
当时的官府查了几日,在商贩家附近的河边找到了那姑娘的鞋子,最后认定她是投河自尽了。
商贩夫妇起初不愿相信,说自家闺女向来性格开朗,根本没有理由投河。
但官府却又查出一条线索,有人目睹商贩的女儿近期跟一个男子走得很近,经常私会,而就在那姑娘失踪前两天,还有人看见她和那男子大吵了一架。
办案的官差猜测那姑娘是为情所伤,一时想不开便投了河,那河边的鞋子就是证据,就此结了案。
商贩夫妇万般不愿相信,但也毫无办法。
只是,那条河的上下游都打捞了个遍,也没找到姑娘的尸体。
而就在这件事草草结案不久,第二个失踪姑娘的家人也报官了。
从卷宗上看,这第二桩案子跟前面那商贩女儿失踪的案子如出一辙。
唯一不同的是,经过官府的查访搜寻后,在姑娘最后透露要去看日出的山上,一处悬崖边找到了她被树枝挂住的半边衣角。
而这一次也有目击证人说这姑娘最近跟一个男子走得很近。
最后这个案子也被以姑娘想不开跳崖自尽结案。
由于两个案子分别发生在两个不同的辖区,断案的分别是两个县令,因此两边都当成了独立的案子来处理,并未觉得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第三桩案子发生。
第三次,失踪的是帝京近皇城一个老秀才的独生女,这家本没什么背景,但那姑娘自小订亲的未婚夫有出息,在秋闱中入了三甲,如今成了翰林院编修。
那未婚夫跟姑娘感情深厚,这案子就直接给捅到了六扇门。
一查之下,又是有风言风语说姑娘跟来历不明的男子有来往,这次又是在河边找到了姑娘的鞋。
刑部负责此案的主事本也想用投河自尽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