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思考着她的话,眉头又拧了起来:
“这些民间的商户,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前既然已经大范围征买过粮食,怕是现在各个都要说库里已经空了,将要核实也不现实。”
“这正是臣妾要说的。”皇后微微一笑,“臣妾外祖早年对渠州一富户有恩,这些年素有往来,那富户如今家业颇大,在两江一带很有些脸面。”
“若有他从中牵线,宁能让那些商户愿意把库里粮食出售给国库。”
众人听到这里,已经开始议论纷纷,都觉得可行。
皇上也频频点头。
渠州位置便在两江一带,若能从这里买到足够的粮食,比起国部小国到大西北的路途,那可缩短了足有三分之二。
“只不过……”皇后却突然顿了顿,话锋一转,“今年粮食欠收,市面的米粮价格已经是平时的十倍,若还按之前收购的价格来手商户手里买粮,怕是就算有合适的人选从中斡旋,也做不到啊。”
她这样一说,众人又沉默了下来。
皇上迟疑道:
“那皇后以为,该出什么价格从商户手中买粮?”
皇后沉吟片刻道:
“趁天灾炒作粮食价格本就不该,肯定不能真的给出十倍的高价。”
“但既然打着朝庭的名号收购粮食,若要用强硬手段也怕会失了民心,所以臣妾以为,只要按市面平时三倍的粮食价格收购就好。”
“此事迫在眉捷,若陛下同意,臣妾便立刻联系那位故人,定能在半月内集齐西北军半年的粮草。”
她这番话说出来,皇上先是点了点头,但面上却丝毫不轻松。
“皇后说得在理,若真的商户手上还有余粮,值此非常时期花三倍的价钱购粮倒也合理。”
“只不过……国库空虚,上哪去筹那么多银子征粮呢?”
皇后跟太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出笑容:
“陛下,臣妾愿捐出一千两,并将吃穿用度缩减至一半,用作征粮款项。”
她话音落下,萧子睿也立刻说道:
“儿臣身为太子,当为国家社稷尽心尽力,儿臣愿捐出一万两,用以征粮!”
皇上大为赞许:
“皇后和太子心系社稷,当为我大梁楷模!”
说完,他炯炯目光就转向了众大臣。
众大臣低着头,微微有些冒汗。
这怎么就突然演变成要捐钱买军粮了?而且如果只是意思意思也就罢了,但太子一下子捐了万两,做臣子的就算不捐那么多,那也不好差太多啊。
这岂不是要让他们大出血啊?
皇上见没人吭声,面色又有些沉。
就在这时,萧子睿突然开口了:
“皇叔身为摄政王,当为朝臣表率,而且这本就是给皇叔麾下西北军筹集军粮,相信皇叔定不会让父皇失望吧?”
第121章 想薅本王妃的银子?
皇上一听,目光也立刻落在了萧长珩身上。
萧长珩淡淡看了太子一眼,沉声道:
“臣弟以为,跟景国结盟换粮,可节省大笔银钱,如今国库已经到了需要朝臣捐银子的地步,又为何偏要以三倍市价去购粮?”
皇上面色有些不悦,正要开口,萧长珩又说道:
“再者,西北军告急的不只是粮草,军晌也已欠发,臣弟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已自掏腰包垫付了十万两白银,账单已送至户部,怕皇兄忧心伤了龙体,之前才未上报此事。”
“臣弟心知军中不能一日无粮,又另凑了五万两派人去西北各镇民间收粮,却说杯水车薪,但至少可以再顶半个月,给南下调粮腾出时间。”
“只是如此一来,如今臣弟手里也没有多余的银子了。”
皇上愣住,面色和缓下来:
“原来是这样,长珩多年来为国家鞠躬尽瘁,没想到此次你又不声不响做了这么多,朕心甚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