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有办法了,石榴一狠心,拔下头上尖锐的银簪子,握紧了德妃的右手中指,将血液都逼到了指尖上,银簪子迎着指头狠狠一戳。
浓黑的血液瞬间便从伤口处争先恐后地涌了出来。
德妃整个人一愣,心头的那口气仿佛一下子就泄了,她眉心微动,空洞的眼神这才重新聚了焦。
石榴这才松了口气。
方才娘娘那是迷怔了,一口郁气堵在心口,脑子也就跟着不清醒了。
“石榴,我这是……怎么了?”德妃扶住自己脑袋,对刚才的事情模模糊糊没了印象。
“没什么,娘娘您就是伤心过度了。”
一说到这,德妃顿时想起来了,转头就看见了自己的胤祚,冷冰冰地躺在床上,她的眼泪瞬间便下来了。
就在这时,康熙也走了进来,将手搭在德妃的肩膀上。
“皇上,”德妃抬起头,那张依旧美丽的面庞哀哀看着康熙,“您怎么才来呀?咱们的小六、他没了……臣妾的心里,真的好痛,好痛。”
德妃心里的痛,又何尝不是康熙的心情呢。
只是作为帝王,他不能像德妃一样随意展露自己的心情。
不愿再提及这个话题,康熙话锋一转,安慰起德妃来。
小鸟依人地倚在康熙怀中,德妃不住地抹着眼泪,“皇上,臣妾能向您求个恩典吗?”
思及这是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康熙「嗯」了一声,“你说。”
德妃擦了擦眼睛的泪水,露出一双晕染了红色的美目,“臣妾想求您,给胤祚这孩子选个好地址埋葬吧……”
她说得小心翼翼,一边还观察着康熙的脸色。
心底暗叹一声,康熙搭在德妃肩上的手微微收紧,“此事……当循旧例。”
德妃眼前一黑!
第218章 看得很明白
当、循、旧、例?!
德妃双眼圆瞪,不敢置信,眉眼间满是破碎的哀愁。
康熙朝的旧例是什么呢?
幼殇小孩子不置明器,如果出事,勿得制作明器。无论在何时,即以被单包裹后携出,送至一洁净地火化,勿捡骨盛殓,勿埋葬,(一切)顺其自然。
也就是说,年幼的胤祚去世之后,不仅没有自己的陵寝,甚至连火化之后都不能收殓他的骨头进行埋葬……
这让德妃如何能够接受!?
凭什么?
凭什么!
她的胤祚,虽然肆意顽皮了些,却是一等一的孝顺孩子,孝顺他汗阿玛,孝顺额娘……偏偏是这样的好孩子,就这样突兀地离开了人世。
直到这时,德妃才恍惚记起,她似乎没有询问太医,胤祚究竟是因何而去世的?
关于这个问题,康熙将答案告诉了她。
“太医说是,小六原本就有些发热,旧病未去,却又受了寒气侵袭,夜里无人看顾,导致小六突发高热,这才……”
德妃听得心惊肉跳。
所以说,真的是因为她吩咐宫人的举动,胤祚才……
不,不可能的,她是胤祚的亲额娘,她怎么会害了胤祚呢?肯定、肯定是有人在中间横插一脚,害死了她的胤祚!
对,一定是这样的!
都说欺骗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信了。
德妃自己给自己进行了一番洗脑,她就坚定不移地相信,肯定是有幕后黑手害了她的胤祚。
“皇上,您一定要为小六做主啊!肯定是有人害了他!”
面对德妃这样的话,康熙觉得大概率是她伤心之下的胡言乱语。但是出于安慰刚刚丧子的德妃的想法,他用帕子为德妃拭去泪水,答应了她的请求,“朕会着人查明情况。若是真的有人害了胤祚,朕定然不会姑息。”
如果有人真的敢对皇阿哥动手,那会不会有一天,也对他这个皇帝出手呢。
在德妃没有看见的位置,康熙眼神冰冷。作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