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了兴寿镇?”
船娘点点头,又不由自主地望过来。
从付了船资登船的那天起,这少年便几乎从未下过船,更不会离开码头去到热闹的镇子上闲逛。不仅如此,他们每日走的水路都较为偏僻,常常行船两三日也瞧不见一个人影。
渔娘是个爱热闹的人,她不能理解对方此举背后的含义,只有些好奇地问道。
“小哥可是曾来过这?之后还要去哪里?是去探亲还是归乡还是游历山水?”
他要去的地方整个江湖也没几个人知道它的具体位置,而他要见的人、要做的事更不为人知晓。
他从不会踏上不知目的地的旅程,但他已经走投无路。
撑船的船夫狠狠咳嗽一声,眼神示意自家婆娘不要多嘴问东问西,少年却只是浅浅笑了笑,将话题岔开、随口问道。
“你方才唱得是什么?”
渔娘也笑了,一口牙明晃晃的,转瞬间便忘了方才的事。
“是我们大山里的调子,不是什么有名的曲儿。”
他其实一点也不好奇这些事。可不知为何,对方一回答、他便几乎本能地问了下去。
“这曲词是何含义?”
船娘还未来得及开口,撑船的男人已毛毛躁躁开口。
“乡下话,拗口得很,随便听听得了。”
他虽这样说,垂下去的脸却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