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困难重重不难想象,但这些不足让凌霄畏惧,这还只是第一步,清朝靠着这条政策可以将版图内的一亿人口扩增到四亿,凌霄也要靠着这条政策为起点,有了人口,有了丰沛的家底为基础才能有后面的大施为。
凌霄点头:“姨母想的是,所以我准备用十年来完成,不急于一时。”
太后满意的看了凌霄一眼,凌霄这点一直很让她满意,量少老成,不急不躁。
凌霄想起车上褚奕峰的话,道:“还有一事,姨母可熟识惇亲王的为人?”
“惇亲王?”太后不知凌霄为何突然跳到他那去,但还是点点头,“我与敦亲王妃素有往来,对惇亲王此人也是知道一些的,好端端的问这个做什么?”
凌霄道:“来日推出新政,朝堂之上必然有一番争执,一场争执下来我会将矛盾引到新政是否于民有利来,届时……我想要惇亲王自请在潭西封地上头一年行新政,明年潭西封地的赋税必然有一番新气象,如此才更有力道在全国推行。所以想要问问姨母,惇亲王此人担不担得起如此大任。”
太后顿了下,道:“若是我说,若是要在这些封地王中挑一个……确实是惇亲王最合适……”太后思量了片刻,道:“这样,你去给惇亲王修书一封,将你这新政细细的说明白,看看他的意思,我会蘀你给惇亲王妃去一封信,让惇亲王知道我是赞同的,这样……依着他的性子,大抵会答应下来的。”
“如此最好了。”凌霄笑笑,“还是姨母想的周到。”
太后又道:“别想的太好,惇亲王答应了这事也八字没一撇呢,说白了,这新政一出首当其冲的就是权贵,若拿不出实打实的政绩来堵他们的嘴,还是很难的。”
凌霄颔首一笑:“姨母怎么知道我没有政绩?姨母可知北部这两年税赋卓然是因为什么?”
太后一愣,随即惊道:“你竟是……”
“是。”凌霄沉声道,“皇上还是英王时我就已经在北部封地实行了田亩制税收,所以当初才供的起皇上的三十万大军自北部入皇城,姨母放心就好,这摊丁入亩绝不是我一时兴起,绝度是行之有效于民有大益处的政策。当日在北部推新政也没少了梁丘杰等人的劝阻,如今又如何?”
当日的这些,就能让朝臣闭嘴的政绩。
太后心里震惊不已,半晌叹道:“都说你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我还不信,只以为你这么大的年纪那里就能这么老成了,不过是比寻常孩子聪明些,没想到竟是一步扣一环……如此很好,你命梁丘杰将北部这两年的赋税情况整理好了送到皇城里来,来日等到惇亲王有了回音后一起在朝堂上提出来。”
凌霄颔首:“姨母与我想到一处去了,就是这样才好。”
正说着话褚奕峰回来了,太后又留了两人在凤华宫中用午膳。
午膳后太后当凌霄的面请了文房四宝出来给惇亲王妃修书一封,先说了几句家常,后提到凌霄提出的新政,将自己的立场说了出来,言辞亲密,直言敦请王作为第一个在封地施行新政的种种好处,最后道:“昔年太祖多次赞叹笀康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今凌无双雏凤清于老凤声,弟妹一切安心。”
之后凌霄回了笀康侯府,进府后先给凌侯爷凌儒学请了安,只道伴驾这些日子一切平安,又说到太后要加封施夫人一品诰命的事,阖府听了都是欢喜的,凌侯爷笑笑:“这是太后的恩情了,既如此,这次姑太太的生辰要办的更热闹些才好。行了,这么多天没回来,去看看你姑祖母吧,就着将这事告诉她让她高兴高兴。”凌霄连忙答应着去了后面。
施夫人听了这个自然是喜形于色,荆玉听了凌霄说凌侯爷说的要大办生辰连忙答应着,笑道:“很应该如此,好好的操持一番。”
“还是要辛苦大嫂了。”荆玉现在的身子已经显形了,凌霄关切了几句。又道,“怎么不见云哥儿?今日可好?”
荆玉连忙笑道:“很好,这会儿歇晌还没醒呢,我这就叫奶娘抱来……”
“不必。”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