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听她这么一说,落实了心中的猜测,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沉吟半晌,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没关系。"多年的老同学,他不想让对方下不了台,再说,这事已经过去了,多说无益。
袁蓝有些发愣,她以为张说不明白她在说什么,清了清嗓子,硬着头皮解释道:"报纸上的事,是我透露给记者的。"她豁出去了,索性连面子也不要了,低着头说,"全是我的错,全凭你处置,你想怎样就怎样,我绝无半句怨言。"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就算张说扇她耳光她也认了。
张说依旧没什么表情,甚至宽慰她说:"哦,我知道了。不过,没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无所谓原不原谅,她道歉的对象应该是钟笔,而不是他。
袁蓝缓缓抬头,对方竟然一点儿都不在乎!他完全不把她当一回事,绝对的忽视,绝对的淡漠,早已把她当作一个彻底无关的人。正因为无关,所以无所谓,他根本就不需要她的道歉,自己在他眼里一文不值。他心心念念的人是钟笔,不是她。
她愤而起立,又羞又恼,又气又怒,觉得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更可恨的是这侮辱是她自找的!她在这种扭曲、痛苦的情绪下口不择言,"张说,你确定钟笔不是因为你的钱黏着你?她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张说有再好的涵养也忍受不了了,脸色骤变,拂袖说:"袁蓝,你说话的方式需要改进。"本来他不欲多说,但是怕她不依不饶,不知又会做出什么事来,于是一字一句道,"袁蓝,我中文学得不好,但是有一句话倒也知道,'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你比我聪明,一定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既往不咎--说到容易做到难,而张说,他对钟笔的过往早已不在乎了。
袁蓝本想大吼大叫质问他,钟笔那个狐狸精到底有什么好,卑鄙、无耻、下贱、不要脸……但是这样问的话,更会让她一败涂地。她整了整快要滑下来的肩带,面无表情地说:"不错,我是小人,心胸狭隘,嫉妒成性,专门从中作梗,无事生非。"说罢快步离开。她只希望以后再也不要见到这两个人。
这是她人生一大抹不去的污点,绝对的失败。她要活得更好,将这两个人彻底地遗忘!
张说晚上有应酬,没了顺风车,钟笔只得挤公交回家。如今囊中羞涩,入不敷出,出租车哪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她多年没有乘过公交车了,又是在上下班的高峰,第一次见到车窗里人头涌动的情景时,吓得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只得暗中鼓励自己,钟笔,你要以摩西劈红海的神勇,冲开人群,杀出一条血路来。
此刻想到挤公交的惨烈,她不由得唉声叹气。她刚走到路口,有人拦住去路,一身黑色西装,戴着墨镜,一看就是保镖。那保镖恭恭敬敬地请她上车,十分客气。
左思在不远处摇下车窗,看着她,没什么表情。
钟笔重新做回小市民,历经职场艰辛,整日被人呼来喝去,火气大减,对左思也不像以前那样恶语相向,心想他既然先礼后兵,她也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落他面子,有话好好说,于是钻了进去,还打了声招呼,"好久不见。"
哪知她这句话正撞到左思枪口上,哼,好久不见,都忘了自己是谁了!他面色一沉,冷喝道:"开车!"车子平缓地向前滑动,没有一丝颠簸。
钟笔"红杏出墙"一事令他大为恼火。这也难怪,头上这顶绿帽戴得众人皆知,绿云罩顶,是人恐怕都下不了台。照片那么清楚,俩人面对镜头紧紧贴在一起,姿势亲密,稍微知情的人,便知道隐去姓名的"某知名企业家"是谁。他恨不得把那个记者废了。
以他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家里居然出了这种丑闻,兹事体大,岂能置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