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理刑司驻扎淮安,处理漕运案件钱银罚没。

其原本职权所系不过小小淮库,但嘉靖三十三年,漕运总督郑晓提出另盖漕运库的?计划,将?漕运钱粮从?地方“扣寄”淮库改为固定于淮安贮存,漕运库的?常储钱粮数倍于从?前?,漕运理刑司也因此权重一时。

“这?块牌子可以亮给巡防的?人看,但不要让府台、藩台的?人看见。”陆东楼回过头,深深地瞥了她一眼。

“是。”她将?木牌收进?了袖中,没有多言。

漕运理刑司为漕运部院下属有司,与部院同隶属于都察院。

然而总督漕运部院设立多年,已成常制,名义上仍是都察院权力?的?外延,实则奏折、职权皆独立于都察院之外。

此番来查案的?赵世卿,隶属于十三道监察御史,由都察院中枢派遣,漕运理刑司也隶属于都察院。若让两方同来查案,就是职权重叠。

所以漕运理刑司虽掌漕运刑罚,却不能在如今这?桩案子上插手。

可话说回来,这?些职务权责的?关窍,若不是衙门中老道的?官员,也难以分明,所以她拿着漕运理刑司的?牌子在汛兵面前?,倒也能够充充样子。

黄葭揣好牌子,穿堂风刺骨地吹过来,她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一身鹅黄色衣袍被吹得翻飞。

风萧萧然不止,雪越下越密。

陆东楼已经跨出了臬司衙门的?大门,从?落了雪的?台阶走?下去。

黄葭刚跨出门槛,就有臬司衙门的?几个长随跑出来,开始在两边清扫石阶。

大门外,官道皆白,停着他们来时的?几架马车。

只见两个巡漕的?士卒充当了马夫的?角色,从?后车搬出一张小方梯,陆东楼跨几步走?了上去。

她绕过这?架马车,向后面的?车走?去,心想,漕运有司的?职权重叠,或许就是如今的?大明朝机构冗余、权责不明的?缩影。

马车里,隔着一道明窗,陈九韶有些担忧地看着她的?背影。

“漕台,您既让黄姑娘去码头查,要不要调派人手跟着,毕竟她跑过一次,未必没有第二次。”

“如今杭州城有汛兵戒严,钱塘江口有臬司驻师,你觉得……她会?选在这?个时候跑?” 陆东楼在炭火上暖着他那双手,目光沉毅而笃定。

第45章 疑云 船壁经年腐朽,只看得清前面几个……

黄葭来到码头, 已?是夜间,两岸上乐声幽怨。

她换了一身深蓝色劲装,举着灯笼走过去, 遇上一班正在巡夜的兵, 自嘉靖三十年起,浙江一带倭乱频仍, 宵禁也愈发严苛。

黄葭拿出木牌, “漕运理?刑司,奉命查案。”

那班头拿着木牌细细端详了片刻,漕运理?刑司的人他虽不曾见过,但也有所耳闻, 见那木牌上的印确实是部院的, 也便放行,领着手下的人继续巡视去了。

黄葭一路畅通无阻。

走到码头,脚底忽然暗下来, 巨大的船身挡在眼前, 遮蔽天光。

她抬头看着那船的形制, 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不对劲。

夜间风大,灯笼里?的光晃动?了几下,照得那船身愈发显得光怪陆离。

她提着灯,上了船。

一上船,扑面而来是一股桐油的味道, 可细细一嗅,又觉得有另外一股气味混在其中, 无法分?辨。

这艘船不大不小,只有三层甲板,黄葭走上最高处, 又一步步走下来,她眉头紧锁,神色也凝重起来。

这艘船的建制是海船中最标准的一种,那些中舱的架构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按道理?说,漕粮应该都被?放置在第一层甲板以上,海运之?中最怕受潮,眼下上面几层没?有问?题,那问?题只能出在底仓。

底仓一向是用来放置一些杂物,如果是远洋船,那船上的杂工住所和捕捞上的鱼虾都会在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