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天边的?一点光亮,才看?见外?面树木已经变得白?茫茫。

她戴上了斗笠,披上匣子里的?蓑衣。

昨夜的?雪下在?小道上融化?得奇快无比,同雨水没有两样,整条路变得极其泥泞,她放缓了脚步,沿河岸向前?去。

太湖地处南直隶与浙江交界。

而此刻沿路的?河道就是?太湖水域的?支流,河道进入湖州府地界已经分成了两条支流,一条为茗溪,一条为青溪。

黄葭如今的?打算就是?沿着青溪河道南下,抵达杭州府钱塘江口,再坐船北上。

只是?眼?下、仍有一个?难关。

她眉头皱起,脸上不见轻松。

冷风吹起发丝,步履蹒跚,双脚已经被碎石磨得通红。

走了约半个?时辰,眼?前?终于有了光亮。

高耸的?大坝出?现在?眼?前?,她大步跨上去。

一重又一重的?台阶,层层叠叠,走得极为吃力,码头上灯笼高挂,人声鼎沸,乌泱泱的?人群挡住了视线。

向人群外?看?去,一面浩瀚广阔的?镜子就垂在?眼?前?,倒映出?山林草木,广阔无垠。

那是?一个?蓄水湖。

蓄水以济运,湖口的?闸时关时开,往来的?船只都从该闸入河。

而此地地势北高南低,水易外?泄,因此闸座常常关住,即便是?漕船都需积至足够数目才能过闸,至于民商船只,则需等待月余,让漕船过尽才能过闸。

眼?下浙江的?漕粮已经出?省,便没有让道一说。

至于今日能不能等到开闸,黄葭也只能抬头看?天意了。

闸口已经挤满了船与尚未登船的?人,先后来者一聚,千帆停泊,远望如半天下之众在?此。

黄葭挤不进靠近闸口的?船,只能向等在?后面的?船走去。

四下嘈杂一片,比崇安的?集市还要热闹。

“昔年李西涯先生?过平安镇阻舟,道‘漕舟百万如山壅,民船贾舶何纷庞’,大类此时。”船上忽有士子惊叹。

她听着,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读书人倒有闲情,等在?这里不知何时能过闸,也不着急。

更有甚者已经作了诗,高声吟诵,引得周围船上一众人纷纷探头,“日斜候得闸夫来,鼓击锣鸣闸始开。”

另一船中人不甘示弱,大抵是?嫌那人的?诗句太过乐天,不合此时情境,“漕船峨峨下水来,大声呼闸闸不开!”

四下人声愈发喧闹,船上对诗之人爆发出?一阵阵大笑。

闸夫敲了两下铜锣,有些不耐烦。

黄葭已经走到了众船停泊的?中段,见河道里皆是?民船。

风帆落下,忽有一声音传来。

“姑娘是?坐船么??”

她有些诧异,见一艘商船有船家在?朝她招手,便给了一钱银子上船。

这船有八百料,是?商船最常见的?规制,上载铁力木,据船主说,他们这趟是?从东北一路南下运往福建。

黄葭坐在?船头,天色灰蒙蒙,落着细雨。

她向船主递过一缕目光,“您在?这儿等了有多久了?”

船主人笑了笑,看?着紧闭的?闸门眉头紧锁,“有小半个?月了。”

“不着急?”

他无奈地笑了笑,“急也不顶用。”

正在?二人洽谈间,闸前?忽然寂静如死,四周余下风声,萧瑟的冬风拉扯着四面白色的芦苇,震荡水波。

忽然,铜锣声响如惊雷,高亢的?余声在阴沉的天空下亮起。

船上原先坐在?船头的?人一个?个?站起,闸前?的?船又向前?游去两三尺,芦苇浮起一丝夕阳的?暖色。

“轰”的?一声,闸门打开,如山门向两岸推去,惊起寒鸦点点。

百步之内的?船上爆发一阵阵喧嚣,众人的?话匣子被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