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人都不是官府的人,甚至会与官府作对。

那么,答案呼之欲出。

如今这个满山戒备的局面,是江朝宗从法正?那里得到了消息,先?发制人。

第131章 龙山寺之变(二) 黄葭望着吴应物的背……

一夜过去?。

天明起身, 门外风声动地?,赤日照扉。

黄葭匆匆吃了饭,到山寺后堂, 与众人列坐。

今早议事, 是为认捐事宜。

但见郑通事端坐在侧,穿一身青色长衫, 腰悬的是一块红玉鸾珮。

黄葭的目光停在那抹红色上停留一瞬, 认出是韩同勖的东西,也便缄默不语。

郑通事掀开了簿册,脸色不善,“吴掌事, 这“送王船”的认捐名录, 我看过了。今年陈家,竟不在其列?”

吴应物眼皮未抬,啜了口茶, “通事有所不知, 陈家船队上月遇风, 损失甚巨,已呈了报损文书。体恤商艰,故而暂免。”

郑通事嘴角微扯,“是么……我怎听说,他家新置的大料福船, 前日已泊在后渚港?眼下认捐的银子,倒比造新船还难筹了?

吴应物放下茶盏, 声音平稳,“通事消息灵通。那船,乃抵押之物, 债主强令驶回抵账,陈家实无力赎取,况认捐之事,贵在心诚,量力而行,强按牛头饮水,也不体面。

黄葭眸光微滞,目光在两人之间?流转。

没想到人走?茶凉之后,市舶司还是这么热闹。

郑通事冷笑?,“抽分课税,要讲规矩体统,历年‘送王船’,哪个海上的大户不来?今日免了陈家,明日李家、张家也来哭穷,事还办不办?”

吴应物抬眼直视他,“郑通事误会了,名录之中?亦有新添的,城东赵员外,感念海神护佑,今年认捐之数,倍于往年,还有那新来的佛郎机管事,也愿奉上一份心意?。”

郑通事的手指在名册上一划,“赵员外家的生丝,上月刚被查扣了百担,说是册子不全,今年认捐的银子,莫不是用来……疏通关节的?”

“通事慎言。”吴应物面色不变,“生丝一事乃例行查验,其认捐也是出于至诚,倒是您举荐的那位林姓商人,名下三条大船,今年认捐之数,似乎还不及他一条船去?年所纳?”

堂中?一时静极。

江朝宗依旧闭目,仿佛入定。

法元师父拨动佛珠的手指,也顿了一下。

姚仁泰的目光扫过二人,无喜无怒,他舀起一撮上好?香末,撒在炉中?红炭上。

“名册既定,照章办理即可。法元师父,您看这香,烧得如何?”

法元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大人心诚,香凝而不散。”

日影渐移,榕荫漏下几点碎光,在脚下浮动。

黄葭缓步走?下石阶。

郑通事从后面走?下来,到她身侧,低声提醒道:“黄大人,今年王船的‘孝敬’已筹集好?了,照例是五百两,您督造船只,可要在船上留一处安置,往年都是在底舱下边留一个夹层……”

黄葭知道这是为了王船出巡时,夹带私货、收取陋规。

她微微侧目,并不接话?。

郑通事以为她有顾虑,便道:“大人放心,这是历年的规矩,上下皆知,绝无妨碍。”

正说着,吴应物踱来,眼神冷极:“郑通事又攀上新主子了。”

闻言,两人转身回首。

吴应物正斜眼打?量黄葭,笑?道:“果?然?是物以类聚,从死囚牢里爬出来的东西,最懂怎么钻营,郑通事,你可要好?好?学。”

郑通事沉着脸,并不看他。

黄葭却定定望着吴应物以往同这个人也没什么交集,今日他句句逼人,倒像跟她有什么深仇大恨。

吴应物不再看她,冷笑?一声甩袖而去?。

郑通事面沉如水,语气忿忿:“姓吴的近来春风得意?,大人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