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是,九边军镇‘文武分途’至于军费日增,所以削减文官,势在必行。”陆东楼剥完了一个橘子,不打?算吃,又拿起一个橘子来剥。

烛火恍惚,黄葭打?量着陆东楼的脸,“他有?此说,那你以为呢?”

陆东楼专心地剥着橘子,语气随性,“九边名为‘文武分途’,实为文武牵制。宣德之后军屯日坏,文官述职,本为保军屯无虞,统筹军需粮饷,这?跟弘治年间马文升上书朝廷,遣调巡抚、分权总兵,是一个意思。”

说着,他看向黄葭,“既然是统筹军需,怎能做到不张口要钱,举荐赵世卿的人是总兵,他为其说话,这?无可厚非,但也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林湘坡叹了一声,“原来如此。”

陆东楼把剥好的两个橘子放在黄葭面前,“我给你找两个副手,在伤好之前,清江厂的事,你能做多?少做多?少。”

黄葭深深看了他一眼,拿起橘子,“好。”

(中卷完)

第84章 减河、固堤之争 三月下旬的天气,淮安……

冬去春来, 已是一年的春末。

三月下旬的天?气,淮安城里无风无雨,地气腾升, 郁蒸不可耐, 一到晚间,春蝉叫个不停, 人心也焦躁起来。

黄葭酉正?上?堂时, 堂内已点了檀香,南北窗大开?。

喝过?半盅茶,她扫视四周,站起身来, 为今夜的集议定了调子。

“诸位, 黄河桃花汛就在这几日了。”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忽沉。

连着几个月,清江船厂除了原本修造船舶之务, 还兼着河道运输、薪木类河工用料采收等杂务, 又因先前的江北河盗一事, 巡夜从三人轮值改为五人轮值。

大伙忙得脚不沾地,心里头都有怨气。

热风敲打着南窗,一下又一下。

黄葭扫过?一张张阴郁的面孔,走下两阶,语气肃穆:“去年两岸遥堤未成, 今岁河工们预备抢在雨季之前,将现存桩木运集、置办工料, 造木龙一架,但去年大水冲毁了淮阴几个仓储,如今木龙造到一半, 工料告急。部院有令,将清江厂仓中现存木料支援河道。”

说到这里,她给书办使了个眼色。

大门陡然?敞开?,十几个书办把几箩筐的账簿、藉册搬了进来。

黄葭拿起筐上?的几页纸,示意众人,“这是河道出具的单子,今夜,辛苦大家,在仓储中仔细拣选,最好?赶在后日前,把工料备齐。”

言罢,热风乍起,众人脸上?浮了一层薄汗。

难怪这位黄掌事在晚饭后忽然?集议,原来又是干苦力。

邱萍拿起了单子,高?声念道:“工料共分六类,为草料、石料、砖料、木料、沙土料、稍料。先说草料,草料首选芦苇,选材时,根茎达四米者为上?品,根茎不足两米者为下品;芦苇之后,次选秫秸,以水中秫秸为良,可用七八年,而旱地秫秸往往二三年腐朽……”

热风浮动,烛光忽明忽暗。

众人不约而同地捧起茶,喝了一口,静静地听着。

天?渐渐暗下来。

堂外?春蝉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

这场集议持续了半个时辰,散议后,众人深思倦怠,稀稀拉拉地走出堂屋。

堂上?,黄葭眼皮沉重,半卧在官帽椅中。

书办关?上?了两边的窗,堂内暗下来。

邱萍坐在一侧,喝了几口茶润嗓子,但见黄葭窝在椅子上?不动,叹气道:“先前部院来人,请您参议河务,您要是去了,说不定还能请他们再拨些人手。”

“去也没用,”黄葭闭着眼,漫不经心道:“河务集议来的是朝廷大小官员,吏员说不上?话,干坐在那里,几个时辰下来,腰背都疼,再者……”她缓缓睁开?眼。

再者,江忠茂的钦差卫队不久就会?抵达淮安,她不想在这个时候分心旁事,尤其不能在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