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晚香刚意识到自己的孟浪之举,可已经晚了,明明屋里没灯,她也看见他盯着她的瞳子暗了下来。
这时,求饶已经晚了。
*
次日,晚香特别慎重其事,让古亭给她把了脉。
得知真的只是有些亏空,多调养调养就能好,她总算可以松了口气。之后她让古亭按方抓药,甚至拿回来的药,包括古亭做的一些滋养的药膳,她都十分听话的一一都吃了不提。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的新春。
这个冬天,杨家过得并不好。
家里闹得风风雨雨,虽然已经把老三一家子赶出去了,但杨家的日子并没有因此而消停。
苗氏短暂地压倒家里一切反对的声音,卖了三亩地,把杨大江欠的债都还清了,可这一切不过是混乱的开始。
家里损了几亩地,可杨耀宗还在念书,过年给先生的年礼,开年的束??,这都需要银子。之前田兰花把先分地的事甩锅给何桂兰,真的就代表她心里不这么想吗?
并不是,哪房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不然能给何桂兰‘当枪’?
这一切的一切,都致使杨大江在杨家的地位急剧下降,甚至连苗氏,都偶尔要受两个儿媳妇的阴阳怪气。
每天鸡毛蒜皮,争嘴斗嘴从来没少过,而开春后村里人都开始春耕,当杨家人发现自家卖的地,竟然转到了古亭手里,这更是让他们气急败坏。
主要还是苗氏和杨老汉过不去,到古亭手里,不就等于到了芽儿她娘手里?
虽然古家盖了新房子,房子在村里是头一等的好,但都没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地,被一个‘弃妇’买走了更让杨家人大动肝火。
苗氏甚至找到了里正家里,因为当时卖地他们是找了里正。
“你家卖得急,又是一下卖三亩,几十两银子谁家能一时半会就拿出来?只有古小哥。我当时也不想卖给他家,怕你两家又起矛盾,可当时你来催几次,又是哭又是喊怕老四出事,我就想先解决了你家要紧事,也不拘被谁买去了。”
第46章 下不出蛋的母鸡(四十四) 如果我说,……
里正说的是实话。
当时苗氏打何桂兰手里地的主意,那欠的帐就一直拖着,麻四本来就放话只给五日时间,之后又拖了一回,人家就放狠话――再不还别说去见官,打折两条腿再去衙门。
苗氏也被吓着了,就总让杨老汉来催里正。
话都说成这样了,再说里正到底是里正,苗氏还能说什么,只能蔫蔫地回家。之后回去因为心里不痛快,又跟儿媳妇拌了几句嘴就不细说。
另一头,古亭虽然买了地,却没打算自己种。
晚香也不太想让他种地,虽然两人现在是乡下人,可她能做胭脂卖,古亭能打猎挖参,怎么都能弄来钱,还用得着种地?
本来王长安说他帮着种,也被拒了,两人的打算是找人把地佃出去。
这事可就容易了,乡下人历来只有嫌地少的,没有嫌地多的。地有数,人的力气挤挤总能有,多几亩地就能多不少进项。
所以当古家放出消息要把地佃出去,不少村民风闻上门。
各种说好话套交情就不提,村里议论得风风雨雨,杨家人也被拿出来嘲了一遍,本来杨家在村里的名声就不太好,这大半年又闹出这么多事,等着看笑话的人太多了。
最终,晚香和古亭商量着把地佃给了村里一个出了名的人老实家里壮劳力多的人家。
租子也不多收,六/四分,晚香这边只得四成,但是佃户包交税子。这都是老规矩,附近有地主往外佃地都是这么个算法,不用多说。
这边把地的事安排完,山里的花也开了。
春天一般猎户是不打猎的,野兽饥荒了一个冬天,春天正是调养生息的时候,除非必要不打猎,这已是约定俗成。可春天也是百花盛开的时候,正是做胭脂的好时候。
晚香和古亭把家里都规整好,带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