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里正媳妇专门来一趟,这就是态度。
人走后,苗氏终于不骂了,一直憋到了现在。
“娘,你也别生气,人家现在有里正婶子撑着腰呢,自然敢摸老虎屁股,你且容她几日,再说还有三叔呢。”田兰花劝道。
也不知她这话是劝还是煽动,反正听了她的话,苗氏的脸更黑了,把她骂了不说,还又把杨大志骂了一顿。
吃完饭,晚香给两个女儿收拾了下,母女三人就歇下了。
大抵是晚香的脸太冷硬,杨大志硬是没敢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唉声叹气着。
晚香闭着眼睛假寐,实则心里在想心事。
她觉得她当下最需要的就是银子,有了银子能养活自己,她才能再去想离开杨家的事,可怎么赚银子?
晚香从小就没缺过银子,她甚至没有必须要有银子的概念,因为她从小就养尊处优,吃穿用住一切皆是上等,想要什么了,吩咐一声就有人捧着送来,现在竟让她发愁去怎么赚银子。
通过原主的记忆,晚香只能得出乡下的妇人是没什么门路赚钱的,她们更多的是在家里养鸡喂猪做饭养孩子,顶多平时再砍砍柴、摘野菜、割猪草,农忙的时候帮着去地里干会儿活儿。
仅有一个,在原主记忆里,桃源村有个妇人估计是家传的手艺会刺绣,经常会去县里接点绣活回来做。
就靠这个手艺,那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极为滋润,这妇人也是附近几个村妇人们最为羡慕的对象,都说因为这门手艺,婆家都快把她当菩萨供起来了。
可晚香的绣工却并不好。
第14章 下不出蛋的母鸡(十二) 那时他已是‘……
人人都夸杜晚香天性纯良,谦恭礼让,实际上她做什么都是几分钟的热度。
说风就是雨,却又没什么耐心,很容易就半途而废。
就好比这刺绣吧,宫里的日子太无聊也太难熬,无事时晚香总会给自己找点事做。
今儿踢个毽子,明儿荡个秋千,后个儿做个胭脂。自打晚香住进坤宁宫,坤宁宫就被改了模样,原本高贵庄严属于中宫之主才能入主的地方,冷不丁就能看到角落搭了个秋千,拐角处多了个花圃,以至于让人啼笑皆非。
这几日晚香就跟刺绣扛上了。
她最近养了只叫白团的猫,是波斯猫的品种,也不知问玉从哪儿弄来给她解闷的。
反正晚香就是很喜欢,走哪儿都抱着。
也不知怎么她就突发奇想要把白团绣下来,还非要自己动手。
已经剪坏了一匹布了,绣线也被弄得乱七八糟,抱琴和侍书瘪着嘴在旁边收拾烂摊子,还不敢说委屈。
解问玉刚走进殿里,就看到这一幕。
“问玉、问玉,你来看看我绣得好不好?”盘膝坐在炕上的晚香低着头径自说道,根本没发现贴身宫女早就叛变了,正对问玉使眼色。
问玉走过来,认真地端详了下。
“不错。”
“真还不错?”晚香举起绣绷,认真地看了看,“我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但抱琴和侍书都说我绣艺见涨。”
问玉脸不红心不跳,煞有其事地指着绣绷道:“娘娘的绣艺确实比以前精进了许多,看这猫的胡须,绣得栩栩如生,格外灵巧。”
晚香也就信了,十分高兴,还跟问玉说等绣好了给他做个荷包,送给他。
直到宫里有一次摆宴,隆平长公主也来了。
隆平长公主向来疼晚香,晚香还没进宫做皇后时,就经常去长公主府做客,所以两人也比旁人要来的亲近。
当时问玉也在,隆平长公主见他腰间悬的荷包很是诧异,问问玉是不是生肖为鼠。
当时人们十分时兴在生肖之年佩戴属相,最好配以红色,用来辟邪。
那荷包底色为蓝,看得出用的是上等云缎所制,可绣工就很差了,最明显的就是上面那只老鼠,歪歪扭扭的,也就那几根胡须看着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