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1 / 2)

一子镇守在边关,一子因身有残疾,留在京城。

按理说,以定国公现在的年纪,该是解甲归田养老的时候,可惜大昌重文轻武,那些文官们平时抱团打压武将,临到需要打仗的时候,竟落到无人可用的境地。

也因此,去年北面的鞑靼人南下冲击边塞,边关战火四起,朝廷苦于无将可派,就把定国公又派去坐镇边关。

当然,这都是表面上的。

实际上前太子患病身亡后,定国公就被派去了边关,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有人故意想削弱中宫一系的力量,毕竟定国公和杜家的关系人尽皆知。

晚香袖下的手紧攥,也就是说其实这时候外公已经病了?

可她前世却不知道。

是了,前世她因吴氏建议她生个孩子的事,和吴氏起了龃龉,外人进宫不易,俞氏即使后面几次进宫来,也没跟她说过这件事,皆因俞氏不知道这件事。可吴氏不一样,她是杜家长房嫡媳,是宗妇,杜家若是知道什么消息,是不会瞒着她的。

晚香似乎突然明白吴氏为何会提出让她生个孩子了。

定国公是建仁帝派去边关的,边关苦寒,她外公又上了年纪,若想让她外公回京,势必还得让建仁帝答应。

什么比新后怀着身孕去求建仁帝,来得更恰当,更不容易让对方拒绝呢?

晚香也知道自己这么想,可能有些牵强,可吴氏在说完生孩子的事,突然提起定国公的事,必然不是无的放矢。

也许杜家再出个皇子,确实有利杜家,也符合吴氏一向的性格,可两件事联合在一起,未尝不占因果。

不管如何,晚香现在是没办法再生吴氏的气了,不管吴氏提起定国公是不是旁敲侧击,她此时更担心的是外公的身体,因为在半年后,她外公就会病重,并药石罔效死在边关。

俞氏梳洗完回来了,晚香因心有所思,也提不起来精神再与她们说什么。吴氏自然不会再继续自讨没趣。

三人一同回到侧殿。

侧殿中,吕氏已经快坐不住了,卢氏太能生幺蛾子,她已经连着制止了几次,见到三人回来,顿时松了口气。

而晚香也没有多留她们,按照规矩赏了她们一些东西,就让人送三人出宫。

……

白天一直没找到机会说话,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杜府大房所在的院子,正房里吴氏正在和丈夫杜衡说话。

“我看小姑似乎不太愿意。”

“你既然知道小妹的性格,就不该提这事。”杜衡皱着眉道。

他面相肖似杜青,也是一派温俊疏朗,只可惜似乎常年有什么心事,总是眉间紧缩,显得有几分忧郁颓唐。

一听这话,吴氏稳不住了,虽还压着嗓子说话,整个人却从床上坐了起来。

“你当我愿意去做这个坏人?可家里的情况你比我清楚,这大半年来,你和爹在朝里没少被人挤兑,旁枝那些人隔三差五就找上门来哭,还有那些与杜家交好的人家,这后面是谁做的,不用我说你也明白,还不是那几家联手想彻底把杜家赶尽杀绝?

“难道你想辞了官回江西去?即使回去,人家会不会放过我们还是未知。既然小姑人已经进宫去了,谁不是在挣命?为何不选赢面最大的?当初姑母做了皇后,你们就该心知肚明杜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再无回头的余地。”

见杜衡沉着一张脸,也不说话,吴氏勉励支撑了会儿,到底心软下来,软了嗓音。

“我知道我说这些你不愿意听,可再疼小姑,也该明白现实。再来,定国公那边最近你和爹没少在朝中帮忙斡旋,可要知道人是圣上派去边关的,就只能从圣上那儿下功夫,圣上常年不理朝政,外臣不易见着,谁比身为皇后的小姑更合适?

“其实我这趟进宫去看小姑好像长大了些,今天我提这事她也没有生气,还与我分析利弊,指不定小姑想得比你还周全……

“罢,我现在别的已经不敢求了,只求咱们阖府上下能安安生生,别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