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开春后,他再去后山抓几只兔子回来,扩大养兔子的规模,到时候就算不去后山打猎,家里也有一个进项。

对于沐恩养兔子的想法,苏秀才是大力支持,兔子肉嫩紧实,镇上的许多家酒楼都需要,更别说沐恩在这几年卖猎物同镇上不少酒楼打好了关系。

而且养兔子没有打猎那样危险,他自己也能在家帮忙。

说干就干的沐恩,也不顾外面还飞着雪提着半块腊肉就拉着苏秀才往村里里正家去了,把自己要花钱请人修兔圈的事情给季德讲了,通过里正出面来请村里人更合适。

冬日里的农活都少,所以花钱请人修兔圈也容易。

村里的汉子做工都是按天算,一天不包饭的话是三十五文,沐恩想着天气太冷便多了几文,四十文一天,也让过来干活的汉子都满意,干活起来也不偷懒。

短短三天,一间简陋但结实的兔圈就修好了,里面都是做的那种小方格,格子外面是用竹子做的小门。

新建的兔圈可以装下四十五只兔子,就在柴房的后面,位置也比较隐秘,既可以防人也可以防山上的野兽。

既然要养兔子,那地里也要多种白菜和萝卜,春季里也要种那种鸡鸭兔都吃的大麦草,两人又在家里商量着开春种田的事情。

沐恩越说越觉得生活充满美好,整个人都沉浸在喜悦里,做什么都觉得来劲,也让他的风寒病慢慢好了起来。

40萝卜条

过了几日,那九只兔崽子开始睁眼,每日至少要吃三次奶,搞得沐恩大半夜都得把住在新修兔圈里的母兔子提到房间里来给兔崽子们喂奶。

不得不说这兔子就是长得快,不过几日就长大很多,那胖嘟嘟的肉体也开始在长细小的绒毛,最多再过七八天就能长出一圈毛茸茸的白色兔毛。

近日苏秀才去镇上送抄书时,又遇到往日的同窗,不过那人早就娶了有钱人家的千金摇身一变成了地主老爷。

许是认可他的画,便给了五两银子让他帮着画一副仕女图。可能对其他读书人来说这是侮辱,但对只想让自家夫郎过好日子的苏秀才来说可是个挣钱的好机会,他还心平气和地让那人帮他宣传一下,有需要画的都可以找他。

“一幅画就值五两银子,那得多好看?苏秀才,你真是太厉害了!!!”还是他们读书人厉害,就画幅画,写几个字就有人送钱来,难怪里正季徳大叔要催着苏秀才在村里办学堂,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够摆脱泥腿子的生活。

“到时候画作完成你就知道了,现在我们去地里干活,把最后一田的萝卜给拔回来,顺便把周围的杂草除了。”苏秀才摸了摸他的头,又把在镇上给他买的绿豆糕递到面前,“吃吧,回来的时候特别注意了,几乎没有碎掉。”

沐恩感动踮脚亲了苏秀才一口,然后把绿豆糕分成两部分,自己吃一半,喂苏秀才吃一半。

苏秀才吃了半块就说太甜不爱吃,顺水推舟全递给沐恩,两人也不介意偶尔路过的乡亲投来怪异的眼神。

吃完绿豆糕,两人背着竹篓,扛着锄头往萝卜地走,刚到地里就看到张婶和桥哥儿他们也在拔最后一茬萝卜,便打了招呼,一边干活一边闲聊。

挖地这件事情沐恩比较擅长,他力气大,又做惯了地里的活,所以苏秀才就负责把土里的萝卜全部捡到框子里,偶尔也会碰到泥巴厚的萝卜,就得用手把多余的泥给搓下来。

沐恩一边挖地一边同后面捡萝卜的苏秀才搭话,“这旱地倒适合种萝卜,每个萝卜个头都不小,可以吃一个冬季,多的就等有太阳时划成块或者是条晒干,到时候割上几斤大五花肉混着炖,保证你能吃三大碗糙米饭。”

“那我们晒点萝卜条,我阿娘以前在的时候也会做萝卜条,不过我们家以前都是做咸菜,晒半干的萝卜条用盐腌制,最后撒一把干辣椒在里面,喝粥的时候就不需要炒其他菜。”

“娘亲的厨艺一定很好吧!”沐恩一直一个人住在山脚下的茅草屋,很少和村里人来往,也记不起自己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