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三房三少爷戚恒的亲事终于定下了,定的乃是中书侍郎魏家之嫡次女魏媛,戚家侯府门户虽高于魏家,但魏大人行中书令之职,官位虽不算太高,却身居要职,且魏家家世风评优良,配戚家三房,可算门当户对。
前几日两家过定,三婶裘氏亲自上门送了庚帖。
秦玉楼大着肚子,虽不用前去陪着,但之前乃是由着她在掌家,这过定乃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儿,少不了得前去操持帮衬一二。
恰逢,今儿个宁国侯府的尹氏又忽而上门拜访,原来尹氏瞧中了戚家唯一的大小姐戚芸,是特意前来为她那嫡亲的表弟保媒的,董家的嫡长孙董长青,年满十六,自幼满腹经文,在京城世家子弟中颇有些美名。
裘氏面上虽淡定,但眼角的笑意却从未停过,显然对于那董家她是极为满意的,对于那董家的长孙,也颇有耳闻,那厢才替儿子定了亲,这厢女儿的姻缘眼看着也有了苗头,裘氏心里头岂不快栽?
秦玉楼全程作陪,虽不是啥体力活儿,但陪着吃吃笑笑了一整日,还真是累得慌。
用完晚膳,便瘫痪在了软榻上了。
不过,对于戚芸那位小姑,她还是十分喜爱的,倘若能够为她觅得一份良缘,这般劳累倒也值得。
只忙碌过后,府中喜事儿未停,待夜幕降临之时,竟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难得有些寂寥无趣。
秦玉楼便又再一次的思念起了丈夫。
戚修还是去后一月派人送了书信回来报平安,余下,便再也没得消息了。
现如今虽天下太平,但整个大俞已太平了一百多年了,瞧着风平浪静,谁知道底下不是暗潮汹涌?
既然丈夫是奉圣谕前去秘密探访的,便说明定是有异才需暗查,既然有异动,便意味着不一定会是十足安全的。
戚修临行前说了,此行短则三四月,长着一年半载,时间越久,秦玉楼心中的担忧却更甚。
可这一切,皆只能埋在心里,无人说起。
秦玉楼只缓缓地闭上了眼,唯愿丈夫速速平安归来。
芳苓将屋子里一切都收拾妥当了,见秦玉楼似乎快要睡着了,赶紧上前招呼秦玉楼上床榻上安寝。
自戚修离去后,芳苓芳菲几个轮流在正房里陪着,虽屋子里丫鬟婆子从未离过人,但没了男主子,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第118章
腊月,日寒, 天气越来越冷, 京城的冬日可比元陵要冷多了,入冬以来, 便已下了好几场雪了,近来这场雪尤甚,犹如鹅毛般飘落, 整个院子放眼望去, 都是一片雪白。
来年开春时,秦玉卿便要嫁到京城来了, 算算日子, 恰逢是秦玉楼生产前后。
这远嫁的流程秦玉楼倒是一清二楚, 定如她那次那般,得提前几日到达,不是在驿站停留, 便是寻个客栈酒楼稍作整顿, 她这个做长姐的, 少不了得前去张罗操持着。
就怕日子赶巧, 都赶到了一块了, 现如今又加上马上到了年底,随即紧接着便是除夕、新春, 上元节等重要节日马不停蹄的赶来,待好不容易消停了,她兴许马上便得临盆了, 压根抽不出空挡出来操办。
是以,这还在年前,身为娘家人的秦玉楼便早早的在准备了。
除了成亲前的准备,便是成亲时的礼,回门的礼,方方面面都得打点周全,正拟着礼单子,外头知湫忽而掀开帘子进来禀告,说权管家的媳妇权李家奉老夫人的命,领着两位奶娘过来了,特意领过来给少奶奶瞧瞧。
秦玉楼听了微微有些诧异,忙吩咐将人给领进来了。
没想到老夫人竟这般上心,这临生产还有三个多月了,便早早的开始料理呢。
只见打头的权李家的四十上下,个头不高,身形丰盈圆润,细眉厚唇,打从进屋起,脸上的笑便没停过,瞧着一派精明圆滑。
后头紧跟着两个做妇人打扮的年轻少妇,二人似乎有些拘谨,打从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