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2)

,德玉泉票号终于在战乱中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商事再做,但也到困境之处。岳致方让江环精简了岳家的佣人,商号也留下了王久祥等几个得力助手,岳致方说:“其实人有些时候就应该像水一样,如果前面是高山,就应该绕过去,如果前面是平原,就漫过去,如果前面是闸门,我们就应该停下来,等待时机,我不想让德玉泉彻底垮台,我要等待时机!”江环说:“你成熟老练了,我也可以安心修养了。”岳致方问:“您这是甚意思?”江环说:“我都七十多岁的人了,本来我已将这位子让给了王久祥,可没有想到你乔叔叔忽然走了,所以我又回来,现在你真的成熟了,再不让我休息的话,恐怕我就没有休养的机会了,这人我也给你选好了,就让柳智信做这总管吧!”灵儿说:“是我同意的,江爷为我们几十年心都操碎了,就让他闲下来吧!”岳致方说:“不过我有个条件,你还留在这里居住。”江环笑着说:“怎么你们娘俩都这样啊?我还是回家吧!”

江环回到了自己的家,他认的干孙女马霞也被灵儿认做干女儿,还被岳家送到省立中学读书。

德玉泉在委缩中生存,岳致方在艰难的生意中一方面四处奔波,同时从事着革命事业,因为他知道,革命不仅需要精神力量,而且不可缺少物质资助。在山西这块地面上,因为有阎锡山侄女婿这个身份做挡箭牌,他秘密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灵儿虽然知道儿子在为革命做事,但也没有说什么,阎文梅同是如此。

十年后,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进攻中国,从东北到华北,日军长驱直入,不久占领华北,随后进入娘子关,开始逐步蚕食山西。

鬼子进入华北,德玉泉的生意也宣告歇业,在北京读书的乔平和乔安也弃笔投戎,岳致方解散了岳家所有雇工,做出了举家迁移的决定,灵儿不想离开,她说:“你们走吧,老祖宗留下的这座大院带不走,就是日本人来了,他能把我这个老太婆怎么着,你们放心去吧,我给你们看着,将来打走了日本人了,你们再回来居住!”任凭岳致方怎么说,灵儿都不肯走。

岳致方带着妻子和孩子走了,临走的时候,灵儿将太后送给她的玉雕百灵送给了儿子,并讲述了从庚子年太后西行她来岳家后的故事,这一走,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后来日本人占领了景灵,占居了岳家大院,占居前灵儿在已是阎锡山部当军长的刘一山的安排下,离开了居住三十多年的岳家大院,到了民间居住。后来乔平和乔安双双牺牲于抗战疆场,岳致方不知下落,灵儿一人随隐居于太原郊区。

岳致方夫妇离开山西到了西安,刚下火车就遭遇日寇飞机的轰炸,阎文梅死于轰炸之中,岳致方安顿了妻子的遗体后到了延安,并在根据地从事后勤保障工作,后来遇到林可,当时林可的丈夫也牺牲,再后来二人结为夫妇。

战争中岳致方曾经多次回到景灵,但一直没有找到失散的母亲。

八年后,日本鬼子投降,三年后迎来了太原解放,灵儿却没有等见一个亲人。那时她的双眼也失明一年了。

一九四九年秋,灵儿得了重病,邻居看望她时候她说有事要对政府说,邻居随后叫来了干部,她说要把自己枕头捐献给国家,干部看了一眼污垢的枕头吃惊地问:“甚?枕头?”灵儿吃力地说:“我走了,请您一定要……里面有太后……我这辈啊,就像一片树叶,这飘啊飘……”

干部看着污垢的枕头发楞,灵儿流了一串孤独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