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患者资料:

姓名:林知秋

年龄:22岁

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

背景:童年受虐、青少年时期多次自残、近期因情感依附失衡住院

这天的诊室里,林知秋坐在椅子上,手腕缠着纱布,眼神空洞而防备。

她是个很难打开心房的患者,对医生保持着强烈的不信任与攻击性。

郑牧琛阅完她的病历,抬眼望向她时,对方却不屑地说:

「我知道你们这种人,会假装关心,然后把我当病例研究完就走。」

郑牧琛没有马上回话,只是轻声说:

「今天我们不谈治疗。让我给你介绍一个人。」

他转身,打开门,苏嫣走了进来。

苏嫣穿着素色衬衫,没有医者的制服,也没有专家的语气,只是坐到林知秋对面,对她微微一笑:

「嗨,我叫苏嫣。几年前,我也坐在这里。和你一样,觉得自己烂透了、没人爱,也不值得活着。」

林知秋原本冷漠的表情微微一动。

苏嫣继续说:

「我曾经也怀疑过每一个对我伸手的人,觉得他们迟早会离开。但有一个人,他没走,他一直在而我最终也没放弃我自己。」

「我不是来治疗妳的,我只是想告诉妳,我懂。」

林知秋的眼眶突然泛红。

治疗过程中,苏嫣每周都会与林知秋进行一次「同行者对谈」,用病友身分陪伴她。她不给建议,不下诊断,只说自己的经历与选择。

有一次,林知秋在沙发上蜷缩着,哭得喘不过气,崩溃喊:

「我不值得被爱!他们只是可怜我而已!」

苏嫣一把抱住她,紧紧地,语气平稳却哽咽:

「我也曾这么以为。但爱从来不是因为你『值得』才给,而是有人愿意即使你跌倒、疯狂、甚至推开他,他也还在。」

她说完,林知秋一边哭,一边小声问她:

「那个人……真的一直在吗?」

此时,郑牧琛推门进来,递来一杯热可可,对林知秋点了点头:

「还在,而且不是只有一个。」

三个月后,林知秋的病情渐趋稳定,开始主动参与团体治疗,甚至在一次内部分享中勇敢展示自己曾经自残的疤痕,并对其他病友说:

「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变好,但我现在开始想知道,如果真的有人不会走,我想试着不躲了。」

讲座结束后,她跑到苏嫣面前,红着眼问:

「我可以也像妳一样,去帮助别人吗?」

苏嫣摸了摸她的头发,笑了:

「当然可以。从你愿意问这句话开始,你就已经在治愈别人了。」

那天夜里,苏嫣与郑牧琛走在回家的路上。

她轻声说:「原来我们真的能改变一些什么。」

郑牧琛牵住她的手,低声回答:

「不只是改变。妳已经让某些人开始相信世界了。」

苏嫣望着天上那颗孤独又闪亮的星星,眼神温柔。

她知道,那颗曾经坠落的自己,如今也成为了他人的光。

第0109章 生命中的贵人

某次心理健康公益讲座结束后,一位热心观众上前,带着好奇又略带质疑的语气问:

「苏嫣老师,您长得和一位精神科苏浅浅教授长得一模一样,你是她的谁吗?还是……只是巧合?」

台下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苏嫣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胸口像被无形的手紧紧攥着,呼吸一时有些急促。

她微微一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些许哽咽:

「苏浅浅,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眼眶微微泛红湿润,她抬头望向远方,彷彿看见那段曾经的黑暗和痛苦在心底重现。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