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党的朝臣互相对视一眼,看向太子,见太子神色沉静,不知其意,也不敢擅自开口。

嵇临奚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揣测接下来会如何,他当然知道遗诏里指定的继承人是楚绥,殿下也心知肚明,直到眼下他都还没看见沈闻致的出现,殿下必然是将一件很重要的事交给沈闻致,那便是殿下应对遗诏的最后一手。

想到这里,他心中顿时嫉恨起沈闻致竟然受殿下器重成这个样子,恨那人为什么不是自己,又觉得自己眼下才是殿下身旁形影不离之人,可若能许愿,他当然想两样都抓在自己手中,但若不能两者皆有,比起前者,他更愿意留在心上人身旁形影不离。

两方人马束手站立。

明王身上战甲染血,发髻散乱。

太子面容苍白,纤尘不染地站立。

安嫣还在等待。

终于,有人忍不住站出,“娘娘不是说要宣读遗诏吗?为何还不宣?难道是有什么隐情?”

安嫣看了说话的那人一眼,说:“再等片刻。”

终于。

马蹄声步近。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十几位身穿盔甲的将军,他们各自携带一批数目五十人左右的亲卫,赶至宫门下,下马后与身后一众亲卫跪在地上,“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安妃娘娘、参见明王殿下”

“诸位将军快请起身。”安妃等的就是他们,眼下最重要的人到来,她开口,让宣读遗诏。

深沉的暮色已经慢慢褪去,天际那一抹微亮的白色,如今已经光芒乍现。

于敬年将金盘捧到沈太傅面前,先由沈太傅检查遗诏封存得当与否,而后交由礼部尚书,二人都确认遗诏封存得当,通过外形,确认就是遗诏书用的纸张无误。

沈太傅打开遗诏,看了一眼里面的内容,念了出来。

“朕自登基以来,承天命而治天下,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今朕年迈体衰,病入膏肓,自知大限将至,特书此遗诏传位,以定国本,安民心……”

“朕虽立有太子,然太子楚郁性情温良,优柔寡断,朕几经思量,仍觉太子无果断心肠,不宜为帝,决意传位于明王楚绥,明王文武兼备,刚毅果断,必能稳定朝政、统御万邦……”

“此诏凡陇朝臣民,均应遵守,如有异议者,视为谋逆,以谋逆罪论处。钦此”

遗诏内容一出,不少官员都松一口气。

比起太子为帝,他们更希望明王上位,只要明王上位,就有许多事都能被掩盖。

已经有跪地官员朝楚绥的方向磕头,扬声喊:“恭请明王殿下登基!”

第216章 蜻蜓点水的吻,落在唇瓣上,“去休息罢,你该休息了”

“恭请明王登基!”

“恭请明王登基”

……

楚绥在这一遍又一遍的恭请声中, 看向自己的母妃,在得到对方的点头示意后,迈出脚步走到遗诏前, 屈膝跪下,“儿臣遵旨。”

“儿臣定当谨遵父皇遗命, 稳定朝堂,统御万邦。”

伸出双手, 他恭恭敬敬接过遗诏,这才起身, 转身面对朝臣百官和军队。

嵇临奚还在思索眼前局殿下要如何解。

遗诏问题倒好解决,只要污蔑那是假遗诏就是了,难道殿下要沈闻致去做的就是这件事?

可由安妃请来的这些将军要如何解决?他们虽然身边只带了几十人的亲卫,但带来的军队可还在京城外,只要这些将军一声令下,外面的军队就会进入京城。他给殿下要来的三万亲兵, 若要对付这些军队,难度实在太大。

他偷偷看了楚郁没有波澜的面色一眼, 楚郁侧头疑惑看了一眼他。

嵇临奚终于忍不住了, “殿下, 明王要登基了。”

楚郁点头,“嗯, 六弟要登基了。”

嵇临奚想:“城外那些军队”

他声音忽然一止。

嵇临奚是什么样的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