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姜糖此时已经回到厢房里,她跌坐在榻上一时之间居然有些迷茫。

迷茫这种情绪对姜糖来说非常的陌生,因为以前的她从未有过这些烦恼。

10岁之前她一直生长在南边山头的茅屋里,有阿爹,有阿娘,还有一个小自己两岁的弟弟。

早上天不亮,她就得起床给全家人做早饭以及午饭干粮。吃过早饭后,阿爹和小弟去山里找山货拿到集市去卖。

阿娘和自己先喂了鸡鸭牛猪,箩筐去山上伺候茶树,中午吃吃点干粮,然后一家子趁着太阳没落山或将茶叶晾晒或炒制茶叶。

随后阿娘和小弟准备晚饭和收茶叶,自己和阿爹去割第二天喂鸡鸭牛猪的草。

晚上倒在床榻上就睡着了,哪有那么多的心思和感情。

那天,姜糖还在田间和阿娘采茶叶,镇上的官府带着官兵来了,姜家一家子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生怕哪里得罪了官府。

后来从县衙大人的口中,才知晓原来皇城中一位大将军寻亲,竟然寻到这里来了,而且姜糖就是他们失散多年的小女儿。

姜糖只觉得这比自己偶然路过镇上听得戏文还要可笑,自己对这番言论定然是不相信的。

就是那个时候,裴楚亦明明才16岁,身姿挺拔,风光霁月。但眼神冰冷杀了过来,命令阿娘阿爹找出当初姜糖身上的所有信物,若是找不到就即刻诛杀他们。

阿娘阿爹翻箱倒柜,最终找出了一枚纯白色的玉佩,老将军看到这枚玉佩顿时间老泪纵横,颤颤巍巍得从身子里掏出了另一枚玉佩。

阿娘阿爹也开口承认,姜糖非他们亲生,而是他们沿途逃难时捡到的孩子,虽然自己不识货但是拿去当铺典当玉佩,当铺说价值连城但是直接没人敢收,足见玉佩珍贵,便留了下来。

老将军当即允诺,可以给阿爹阿娘一生荣华富贵。但他们拒绝了,爹爹局促不安的摸摸脑袋,“这些年确实有私心,从未动过为孩子找爹娘的想法。既然不能为她遮风挡雨,也不能拖了孩子后腿。”

阿娘也急忙添言道,“我一家人在此处生活了十年,早就离不开了。”说罢看了看阿弟,“若弟弟有能力去皇城,届时还望贵人们帮忙。若是他自己没本事,也就这样在山间田里过一辈子吧。”

裴楚亦斜眼看了看靠在姜糖怀里的小孩,“一个黄毛小子,我裴府还是养得起的,不论是从文还是从武都能给他请最好的师傅……”

“我不要离开阿娘阿爹……”阿弟被裴楚亦的眼神吓到,直接钻进阿娘怀里。

一家三口送姜糖到村门口,离开之前老将军给了他们不少钱银宝贝,还和县衙州府的官员都打了照面。

姜糖乘上马车,看着他们三个越来越小的身影,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

她只觉得这辈子都没这么难过过,不会用言语形容心间的痛苦,只是嚎啕大哭……

来接姜糖的人都是些将士汉子,没人会说哄人的好听话。跟着来的丫鬟因为晕车吐得东倒西歪,根本无法照顾姜糖。

一路上裴楚亦听着姜糖哭哭啼啼的声音觉得心烦,跳上马车,抬眼看着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姜糖。

姜糖一时之间更加害怕的而哭得更大声,裴楚亦清清嗓子道,“别哭了,到皇城你想要什么买什么,行不?”

“我……什么……都不想要……”姜糖支支吾吾的边哭边说。

裴楚亦哪里哄过女子,只觉得心烦,白眼一翻正打算跳出马车外,却看见现在经过一条蜿蜒曲折的大河,一行人正从河边过……

“大河你可有见过?”裴楚亦看着女子湿漉漉的眼睛问道。

姜糖抹了一下湿润的眼睛,摇摇头,眼神有懵懂但是终于不再啼哭了。

“来。”裴楚亦拉过姜糖的手,一个转身以马车为跳板,身姿轻盈矫捷,连带着怀里的姑娘一起跨坐在马上。

指着不远处的大江河说道,“你看,那就是……”

姜糖哪里见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