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赤壁赋中提到的歌,她迎江面低吟:“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傅洵看着她。
兰絮:“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她音质干净,带着一丝沙哑,回荡在江上,赤壁中。
狂风鼓袖,少年身姿轻盈,她独立舟头,好像随时都会化成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羽化登仙。
傅洵指头倏地蜷缩,他与她交织的人生,是短短几年,亦或者是未来的全部时间,端看此时
他想要抓住眼前的少年。
在这一刻,所有挣扎,化为乌有。
他有一个疯狂的、大胆的念头:他是怕她被带入歧途,那如果是他带她走这条路,就不是歧途了。
他不会让她声名狼藉,也不会为情伤怀。
他是师长,理应如此。
豁然开朗不过眨眼间,他弯弯唇角,拿起酒壶,倒下一杯酒。
不再犹豫,抬头,喉结一动一口饮尽。
察觉傅洵喝酒的动作,兰絮回眸,没数错的话,傅洵已经吃过三杯酒了,这是第四杯……
她讶然,便看他放下酒杯,见她呆滞的模样,他似有些好笑,便抬手,轻轻将她鬓角一缕头发,替她挽到耳后。
带着细茧的手指,无意间摩过她柔嫩的脸颊,一阵发麻。
他目光明明盯着她:“谢兰序,你身边还有我。”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江上黎明,是天空先露出一片鱼肚白,一刹,被黑夜压抑着的光,幻化成霞,铺满到了万顷天空。
……
兰絮怀疑自己醉傻了,不然怎么会听到傅洵说那些话。
不过,毕竟都在聊赤壁赋,他用的,也是赤壁赋的说法,应该,没问题吧。
应该。
下船的时候,兰絮趔趄了一下,傅洵扶住她手臂。
虽然是盛夏,早晨广河雾气未散,是有点冷的。
傅洵把他的外衣脱下来,披在兰絮身上。
兰絮捻着他外衣上的花纹,心脏突的发紧,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们刚下船,就看岸上,有江之珩、谢玉君、谢骢、冯嘉……竟有十余人在等她。
江之珩:“十一,你还好吧?”
兰絮眼眶倏地发热:“我没事,家中的事处理好了。”
谢玉君抚抚心口:“没事就好。”
谢骢几人纷纷:“是啊!”
兰絮还有点醉意,江之珩下意识要扶她,轻轻“啪”的一下,他的手被傅洵拍开。
江之珩:“?”
大家都关心着兰絮,除了谢玉君,没人留意这个小动作。
傅洵是很想亲自送兰絮回去的,只不过,大家都很关心她,大部分时候,他也不会做那个扫兴的人。
他示意闻风跟上,代替他送她回去。
众人走之前,傅洵独独叫了一人:“江之珩,你留下。”
大家以为是为了课业的事,没多想,谢骢和谢玉君招呼兰絮去马车上。
四周陷入安静。
傅洵负手而立,他望着河面,水泽并未能印入他眼帘。
江之珩正疑虑会是什么事,就听傅洵道:“你与十一的事,我已经知道。”
江之珩:“?”
傅洵:“你们还年少,所以我做了那个恶人。”
江之珩:“??”
傅洵又说:“只是从今往后,你必须彻底断了念想。”
纠不正了,不纠正了,他替她护航就是。
终于,江之珩开口了,他满脸疑惑:“先生说的,是什么事?”
傅洵:“……”
江之珩:“我和十一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