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二十岁出头,头发挽得一丝不苟,天庭饱满,眉眼清冷凌厉,光是样貌,就俊逸非凡,最难得的是,他身上一种松柏之风,将他雕凿出一种可远观却不可接近的冷。

便是站在阁老蔡老身旁,气势也半分不逊色。

这种男人,就很有深度,很有让人琢磨的劲儿。

兰絮欣赏了会儿,系统播报:“刷新新角色,傅洵,年二十二,太康三年探花郎,注意:强烈不推荐将他当做任务对象。”

强烈不推荐?

兰絮:“什么意思?”

系统:“我也不清楚,这是后台母系统的指令,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他身上存在让你任务失败的极大可能,才会强烈不推荐。”

兰絮明白了,就是傅洵虽然符合任务对象要求,但风险系数太高,不推荐。

她也觉得,看看就得,他大她这具身体九岁,她才不要给自己找个大爹。

蔡老讲了几句,无非是让他们来了崇学馆,要专心研学等,末了,话锋一转:“我与谢馆长商讨过,按说一百学子,我们五六人教你们学问,是够了的,不过我有一些新想法。”

“我会发一张卷子给你们,按卷子,将你们分为甲乙两个学次。”

话音刚落,学子们跃跃欲试。

蔡老强调:“甲乙学次,并无高低之分,知识一样授予你们,只是二者授课的方式,不尽相同。”

即使如此,众人心里也明白,甲学次,必定更受蔡老的青睐。

兰絮看透本质。

她有点想躺倒了,怎么这里也搞实验班、重点班啊。

不多时,卷子分了下来,是一张空白的纸。

所有人的笔墨纸砚都备好了,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蔡老方清清嗓子:

“考题是:若忻王,兆王,杭王三位王爷,同时请你当入幕之宾,你会选哪一位?一刻钟内作答。”

当是时,学生们或惊讶,或畏惧,亦或不满。

因为这道题,竟直点当今时局!

三年前,太康六年,太子行巫蛊之术被废,幽禁于平亭夹道,太子党羽悉数被剪除。

如今朝中,除了尚在襁褓的九皇子,仅剩忻王,兆王,杭王三位成年皇子。

将来登顶大宝之人,必定是三王之一。

蔡老的问题,稍微做了掩饰,可聪明人一听便知,这是变相询问,他们认为谁会登顶大宝。

他们中,最大也不过十八岁的谢骅,最小的才十二岁,遇到这种问题,不少人傻眼了。

他们面面相觑,想从彼此眼里,看到点什么。

谢馆长便冷声:“不必沟通,也不准偷看旁人所写,否则,一律逐出崇学馆。”

学生们赶紧低头。

只是,这种问题,背地里和至亲好友,都不好明聊,怎么可以写在纸上?

不说有因言获罪的可能,将来,被拿去当他们站队结党的证据,仕途也都毁了!

一眼望过去,不少人犹犹豫豫,不知如何落笔。

但有一些学生,早就奋笔疾书。

譬如谢家嫡长女谢玉君、卫国公世子江之珩、长宁侯次子冯嘉……

傅洵替蔡老掌眼,这些动笔的孩子,全都是他们事先了解过的可塑之才。

果真没出他们所料。

傅洵正要收回目光,突的,在堂屋的末尾,最后一排,也有一人在挥洒着笔头。

蔡老认出那位是自挂东南枝的谢十一,他摸着胡须,露出笑容。

傅洵则拧起眉头。

他袖手,从台上走了下去,他所过之处,本来正焦头烂额的学子,都僵硬了,屏住呼吸,等傅洵离开,才敢继续思考。

兰絮是等到傅洵走到她身后,才发现,他的目标是她。

他即便尽力敛起呼吸,将自己融入空气似的,存在感依然很强。

兰絮笔下一撇颤抖了。

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