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家里的压力瞬间都压在廖舟身上,他们兄弟二人马上就要面临交不起学费的危机。
廖舟思考再三,最后决定辍学打工,供廖宇上学,廖宇抗争过,因为和他相比,哥哥才是更容易考上大学的那一个。
但是廖舟执意辍学,甚至已经和学校说好了,廖宇也因为这件事开始努力学习,代替廖舟成为全校第一。
廖舟辍学后的两年内,他和朋友做了些生意,也赚了不少钱,这让村子的一些人看着有些眼红,还有人想到一个好主意。
“小舟啊,你也知道你父亲去世之后,村子里一直都没有村长,叔叔看你这两年发展得不错,也为村子努力努力呗,你就接你父亲的班成为村长,带领我们一起赚点钱。”
廖舟本来想拒绝的,他并不想把自己封闭在这个小村子里,他想去更大的城市里赚钱,让廖宇读更好的大学。
但是劝说他的村民越来越多,最后有一个人的理由劝动了他。
“小舟你想啊,以后小宇考上大学之后,一问他是哪里人,说是禹枝村的人,人家听都没听过的农村,万一再打听一下,还是这么穷的村子,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会嫌弃他的啊。”
“你就算不为我们想,也要为了小宇想想啊。”
他们这番话说到了廖舟心里,他确实不想让廖宇被别人看不起,如果村子富起来,别人一问,廖宇肯定也敢说出来,大家也不会因此看不起他。
廖宇思考了一周,最后还是答应下来,成为禹枝村最年轻的村长。
画面一转,那个时候的村长只有四十多岁,他听说廖舟成为村长,表情瞬间狰狞起来,虽然不甘心,但是也没有多想其他的。
有一次放假,村长的儿子从镇上的学校回来,“爸,廖宇太厉害了,我永远也考不过他了,而且我们高考的志愿也是一样的,那个学校只录取一个,恐怕我没有机会了。”
这句话仿佛打开了村长的新世界。
他坐在家里嘀咕着,“村民们都向往大学,我们家一旦出一个大学生,那我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村长一连几天都把自己关在家里,翻翻找找,甚至还拖朋友四处打听。
就在这段时间,村子里突然出现百年难遇的大旱,大旱让村子里的收成更差,就连禹枝河都要干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