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准恒闻言,目光微敛,神色变得更为凝重。他深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的未来,更考验着每一位臣子的智慧与忠诚。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乃前所未有之难题。但越是艰难之时,越需我等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我意,可先遍查宗室,寻找德才兼备、年岁适宜之宗室子弟,作为备选。同时,加强边防,稳定民心,以防外患趁机而入。待时机成熟,再行册立新君,以安天下。”

叶准恒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出他作为丞相的深谋远虑与果敢决断。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也有对众臣的殷切期望。众臣闻言,皆是精神一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皇后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随着叶准恒的一席话,朝堂上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众臣开始纷纷献策,讨论起具体的实施方案。

但很快又有大臣提出了质疑:“叶相,老臣以为还是要有皇室龙裔继承正统才行。”

面对大臣突如其来的质疑,叶准恒的脸上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慌乱,反而是一种胸有成竹的从容。他微微侧身,目光温和而深邃地望向那位提出质疑的老臣,眼神中既有尊重也有不容置疑的坚定。老臣年岁已高,胡须斑白,但眼神依旧锐利,显然是对皇室血脉的纯正性有着极高的坚持。

“叶相,老臣斗胆一问,自古以来,我朝皆是皇室龙裔继承大统,方能确保江山稳固,民心所向。若非正统,恐难以服众啊。”老臣的声音虽不高亢,却字字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叶准恒闻言,轻轻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老臣理解的宽慰,也有对未来布局的自信。“老大人言之有理,皇室血脉,确为社稷之根本。但世事难料,有时天意弄人,使得真正的龙裔未能及时归位。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寻找,放弃希望。”

说到这里,叶准恒的语气变得更为庄重,他缓缓踱步至朝堂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子,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与信念传递给每一个人。“我叶准恒,身为当朝丞相,自当以国家社稷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先。关于遗落在外的皇子之事,我虽不能言之凿凿,但确有线索表明,有皇室血脉流落在外,且年岁适宜,德才兼备,足以担当起继承大统的重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哗然一片。众臣面面相觑,有的惊讶,有的疑惑,更有的则是难以置信。皇后坐在一旁,也是微微一愣,随即目光中闪过一丝期待与好奇。她虽贵为皇后,但对宫中秘辛亦非全然了解,此刻听叶准恒如此说,心中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

“叶相,此言当真?真有皇子在外?”一位中年大臣忍不住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不安。

叶准恒点了点头,神色愈发坚定。“确有此事,只是此事关乎皇室颜面,也关乎国家安危,故而一直秘而不宣。但如今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自当竭尽全力,将这位遗落的皇子寻回,以正名分,安朝野。”

第355章 议论纷纷

众臣闻言,皆是议论纷纷,有的开始盘算着如何协助叶准恒寻找皇子,有的则是对叶准恒的情报来源感到好奇。而叶准恒则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那么,叶相可有具体的计划?”一位年轻的官员问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挑战的渴望与兴奋。

叶准恒微微一笑,转身面向众人,开始详细阐述他的计划。“首先,我会派遣亲信之人,秘密前往各地查访,尤其是那些与皇室有过渊源的地方,更要仔细搜寻。同时,我也会发动各地官员,暗中留意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少年出现。当然,这一切都要做得极为隐秘,以免打草惊蛇,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这里,叶准恒的语气变得更为严肃。“另外,我还需提醒各位,寻找皇子之事,非同小可,一旦泄露风声,必会引起朝野动荡,甚至可能引发外患。因此,我希望各位能够严守秘密,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安宁。”

众臣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