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她也还惦记着小灼阿兄的那个阿嫂。

因之前离家出走之过,她成天被教养先生用女德磨耳朵,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从得知那个阿嫂在哪儿,在做什么,也不知申屠灼在忙活些什么事。如今在阿母的求情下终于得了自由,陶映当即如出了笼的鸟儿一般,亲自带着两个心腹侍女出去打探消息了。

事不凑巧,她去了申屠灼置办的小院,敲门却无人应。

彼时申屠灼正在面见光禄勋的议郎魏涛大人,与其议定察举应试的各项事宜,自是无暇应付她。而谭怀柯与沛儿张罗着在郊外市集摆摊子,生意刚刚有了点起色,也是忙得脚不沾地。陶映扑了个空,却并未放弃,转而去找附近闲磕牙的邻居聊天。

她找隔壁汪大娘子问:“娘子可知这户人家去哪儿了?”

汪大娘子打量了她几眼,见她衣着和谈吐不俗,瞧着是个非富即贵的小娘子,便试探着问道:“你也是来相看申屠公子的?”

“啊?相看?相看什么?”这才到安都几日,小灼阿兄这就“艳名远播”了?

“总不会真是来找他阿嫂买胡饼的吧?”汪大娘子嗑着瓜子说,“这户人家刚从河西搬迁来没多久,就住着申屠公子和他寡嫂两人,哦对了,还有个小丫鬟。

“这附近谁人不知,申屠公子是被举荐来参加察举应试的,可怜她寡嫂在那偏远之地受尽欺凌,无依无靠,只能跟过来照应着小叔吃饭起居,顺道做点小本生意养家糊口,只盼着他能考中授官,也算全了她那亡夫的遗愿。

“瞧着那小叔日日拜访名师,夜夜苦读经卷,那寡嫂靠着卖胡饼和羊汤维生,还没钱在城里开铺子,只能在郊外小市集摆摊,哎,也是不容易啊。”

“……”陶映听着汪大娘子说的,还以为自己找错人了。

寡嫂受尽欺凌,无依无靠,这倒也不算是假话,毕竟申屠老夫人与她分了家,谭家那些人也着实作践人。可她好歹有田有产,坐拥三间旺铺呢,其中一个还是郡里生意最红火的食肆,哪里就穷到在城里开不起铺子了?

还有,申屠家再没落,也不至于要靠寡嫂卖胡饼和羊汤来养活吧?这到底是谁编的长嫂如母、感天动地的故事啊?

陶映深吸了口气,又问:“那方才说的相看又是怎么回事?”

-----------------

第143章 胡饼食摊

汪大娘子咯咯笑道:“相看嘛,还能是什么意思。那申屠公子尚未成家,人长得又俊,以后还有可能当大官呢,附近的小娘子见了,可不就容易动心么?自然就有人来上门相看,不过他们多半会打着幌子来,向小娘子你这般直接的倒是少见。”

陶映下意识想反驳自己跟那些人可不一样,但转念一想,似乎也没错,而且她是千里迢迢跑去张掖郡,一路相看过来的,这会儿也是特地来情敌面前示威,实在没脸说旁人什么。

所以她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转而矜持道:“我不是来找申屠公子的,我是来找他那个寡嫂的。”

“哦,那你是慕名来买胡饼的咯?”汪大娘子似乎不大相信,但也没有驳她脸面,又抓了把瓜子,语气里带了点酸,“申屠大娘子做胡饼的手艺确实不错,我家郎君和两个小崽子也爱吃得很。只不过平日里她都在郊外小市集摆摊,最近要排好久的队才能买到。

“那大娘子很有些做生意的手段,说是为了照应邻里乡亲,可以让我们这些住得近的先买饼子,省得我们还要跑去郊外。哪家嘴馋了,就提前去她家院子里下个定,先给两文钱取个签子,第二天早上凭着签子来取饼,顺道付了余下的银钱就行。”

“唔,倒是颇有些巧思。”陶映不是很情愿地承认。

“再说申屠大娘子吗?哎呀,她可是个善心人。”又一位葛大娘子掺和进来,津津乐道地说,“她家的胡饼里裹了羊肉,份量本来就不少,若是有小孩去买,她都舍得给更多,上回我家小子风寒刚好,嘴馋去买她家胡饼,她说瞧着瘦了不少,又送了他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