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大旗为掩护。

更有唯恐天下不乱者,到处宣扬外敌入侵,内有灾荒,是因当朝皇帝作恶多端,惹怒了神灵,这才发怒惩戒。

短短三四个月间,整个朝廷面临内忧外患,透着浓浓的不安定。

而朝臣之中,议和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微臣以为,抵御外敌虽十分要紧,可此时国内灾祸四起,需得安抚民心为上。」

「微臣附议,用于打仗的钱粮可尽数用于剿灭各处匪徒,安顿百姓,确保民生安定。」

「皇上,此次议和并非是投降,不过是权宜之计,我大秦泱泱大国,必定是要拿回所有城池,只是需静待时机。」

「皇上……」

「皇上。」安国公拱手,「臣以为,国之气节,亦是百姓气节,现如今百姓虽对打仗不满,但终究是因为持续败仗的缘故,倘若此时议和,反而会让百姓更加泄气,民心才会更加不稳。」

「且若是此时议和,看似大秦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但对于西缙云国和天云国而言亦是如此,他们会趁机囤积兵马粮草,更会伺机再次侵犯。」

「议和一旦开始,便是一而再,再而三,恕老臣直言,此次议和,不过是仗着大秦还有大把的疆土作为后路,倘若被敌方步步蚕食,我大秦还能再剩下多少?」

「待忍无可忍之时,西缙云国和天云国早已发展的更为强大,到那个时候,即便我大秦想举全国之力来打一场仗,只怕也并无任何胜算。」

「老臣以为,这场仗必须要打,而且是要打的名声响亮。」

「定国公的意思是……」秦毅澍顿了顿。

「老臣以为,御驾亲征,一来能够对天下百姓表明皇上的态度,二来能够鼓舞边关将士的士气,三来能够震慑敌方,是目前最为合适之举。」安国公道。

但安国公话音落地,立刻便有朝臣出言反驳。

「皇上九五之尊,千金之体,如何能够御驾亲征?」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微臣僭越,倘若皇上出了些许意外,如此责任,如何承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