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聊的都是有关串串香铺面生意的问题。

第一家串串香生意红火,康氏已经看好了第二家的铺面,开始装修,预计着这个月的下旬也要正式营业。

陈氏聊得则是有关她家中那两个儿子之事。

陈氏今年已是三十出头,两个儿子大的今年十四,小的十二,皆在书院读书,甚少回来,尤其今年年后去了书院到现在五月份了,都还没有再碰面。

但书信到是十分固定,每个月必有一封。

只是每次书信上字数寥寥,翻来覆去地就那几句。

一切安好,勿念,爹娘保重身体,必定努力读书等类的。

起初自然是会觉得孩子上进求学又懂事,心中欣慰无比,但时日长了,总觉得言语寡淡,少了叙述生活琐事的字词,让人越发记挂起来。

陈氏几次想去探望一番,好看一看两个儿子现如今究竟如何,可吃得饱,穿得暖,但每次都被曲志文拦了下来。

贺严修:如坐针毡

苏玉锦:!!!!是我想的那样吗?

第129章 拖后腿

说什么慈母多败儿,孩子年岁已是不小,该多在外面历练历练,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陈氏明白这个道理,便也只能将满腹的惦念暂且放上一放。

只不过许久不见孩子,实在是想念的很……

苏玉锦听陈氏絮叨这些,宽慰之余,也是感慨陈氏为人母的一番良苦用心。

两个人说着话,艾草端了两个瓷碗过来。

一碗给陈氏,一碗给苏玉锦。

陈氏看着那碗里盛装的牛乳中有红豆,还有三种大拇指头大小,颜色各异的圆块,顿时好奇,「这是什么?」

「这是牛乳红豆芋圆,夫人尝一尝,好不好吃?」

芋圆是用芋头分别配上紫薯、红薯、木薯做成的,分别呈现了紫色,米黄色,白色三种颜色,漂浮在白色的牛乳中,映衬着碗中粒粒分明的红豆,从颜色上来说就十分的好看。

舀上一勺入口……

红豆是加过白糖熬煮过得,吃着甜滋滋,牛乳香浓,而那圆块的芋圆吃着香甜弹牙,筋道无比。

陈氏连连点头,「比平日里吃的红豆汤圆好吃多了。」

「我已是跟小厨房教了做这芋圆的办法,待我们走后,夫人若是想吃,直接让小厨房做来就是。」

自贺严修和苏玉锦到这河东府,又是有三个来月。

陈氏昨晚还听曲志文提及,山中一切事务顺利,顶多再过上不足一月,贺严修便要回京复命。

贺严修要回去,苏玉锦自然也是要走的。

陈氏这段时日已是跟苏玉锦相处的极佳,两个人的亲密关系虽比不得手帕交的闺蜜情深,却也算的上挚友。

一想到苏玉锦不日后便要离去,陈氏心中满都是不舍。

但月尚且有盈缺,天底下又怎会有不散的宴席?

陈氏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愿在苏玉锦面前表露太多,只笑着应下,又说起小花园里头这几日即将开放的荷花。

荷花原是六月份才开,河东府这里不算太靠北,加上今年天气热的走,荷塘里头种的许多荷包已是含苞待放。

陈氏描述的是荷花盛开时,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但苏玉锦这会子满心满脑子惦记的,是到时候如何来吃这些荷花。

油炸荷花瓣好像不错,吃起来清香扑鼻,连花瓣都是甜津津的。

荷花丝娃娃好像也还成,拿荷花的花瓣包上土豆丝、昆布丝、胡萝卜丝等,类似于素春卷的吃饭,也是好吃无比。

百合红枣山药芙蓉羹也好喝的说……

两个人说话说到傍晚时才分开,而此时的苏玉锦已经因为在不停地思考荷花花瓣的种种做法,早已馋的口水直流,完全忍不住了。

但这个时候,荷花虽有花苞,却还没有盛开,想要吃到她设想的这些东西,都是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