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麦深深看了眼五头大牲口,不屑的瞄了眼自家没用的男人,一扭身走了。
王富贵气的胸膛剧烈起伏,但人都走了,他也没法子吵出个胜负来,生了一会子闷气,独自回了。
人群中周春草盯着几头健壮的大牲口,后悔的双眼都发红!
她昨晚怎么就沉不住气又和沈清不欢而散!不行,她还是要给个台阶沈清下才行!
再过几天就要收小麦了,有了五头大牲口,她家的小麦从田里到家里根本不费力,还有紧随其后的犁田……
她必须要丢下面子,委屈自己去哄一下沈清。
·
江向东不知道他娘怎么突然买回来好几头大牲口,他们家也不需要这么多啊。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还是在他娘的吩咐下在菜地旁搭建一个茅草棚子出来。
“娘,现在天气暖和了不成问题,但冬天的话茅草棚子行不?”
“大哥你傻啊,等到了冬天咱们还不盖上了大房子?说不定是砖瓦大房子呢!”江向南神采飞扬的说道。
江向东不知道毛笔有多挣钱,不过他知道大牲口不便宜,别人家一头大牲口就能做生意养活一家老小,娘一口气买了五头,说不定比盖砖瓦大屋子还贵。
他看向身后住的茅草屋,心里想到确实要盖大屋子了,哪怕不是砖瓦房,只是土坯也好啊。
最好是瓦面的,他实在受够了每年要换屋顶的茅草,以及一到下雨天家里东漏一块西漏一块,尤其漏到床上,到处湿漉漉的真难受!
有江向南一打岔,沈清也不用回答冬天的保暖问题。
毕竟再没几天就不在七里村居住了。
只是该搬到哪里去?这朝代不安稳,天灾一旦发生,靠朝廷就别想了,只能靠自己自救。
天灾可怕的同时,人祸更加让人绝望。
作为平民百姓,无权无势,只能提前筹谋。
好在商城开通了书籍,不管是历史气候、地图路线,还是风土人情,正好可以细细对比一番,寻找个最为适合的桃源养老圣地。
·
第二日吃过早食没多久,沈清去了江英处提回来十斤麦芽糖,又将昨日买的糕点、布匹、首饰一一准备妥当,放在驴车上,由江向西赶着前往关家。
驴车后面跟着自家人以及被请来陪客的江家长辈江三爷夫妇二人卖豆腐还未回来,不过赶上晌午饭不成问题。
只是热闹能炒气氛的赵明月不在,自家霍冰和江雨性子含蓄言语不多,江水毕竟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所有沈清将江英和周燕一起请了作陪。
农闲时节,尤其吃早食的时间段,家家户户或端着碗蹲在屋檐下、或墙角或串门子聊天,瞧见红布盖着的东西立马明白是喜事,一个个双眼睁的又圆又大!
她们慌忙咽下口中的吃食,连碗都来不及放下,抬脚跟在驴车后面。
“江家老二这是去关家提亲?”
“速度真够快的啊,前面等了那么久没动静,想不到说提就提了!”
“嗐,有钱就是好,就是不知道那红布里面包的是啥?”
村子上谁家买了块肉没一会就能从村头传到村尾,何况是红白这样的大事。
短短的时间,只要没外出留在村子上的人全凑到关家院子外张望了。
关丽关小山昨日就被告知今日要上门提亲,两人一大早就收拾妥当在家候着。
而关木匠则忙里忙外,他在七里村没有本家,原本应该请几个妇人帮忙操持,但他一个鳏夫想着避嫌也就没请。
再来应该请村长作陪,但村长是男方本家,必然是要跟着男方一起过来,好在这段日子两个孩子挣的银钱比他还多,买了不少肉做成熏肉囤着,如今做起饭来无比方便!
他将熏肉切成大片,实实在在的大半盆,再将野蒜头和叶子分开切好,到了晌午炒上一大盆,有肉待客怎么也不算寒酸。
杀了一只老母鸡,炖的清汤,现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