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爽朗笑道:“请便。”

村子上汉子一愣,沈清翻译:“就是让你们随意摸。”

汉子们一喜,不再犹豫的上前。

沈清改而和两个儿子坐一辆车,正好两人汇报生意事项。

饶是江向北一向老成持重,此刻也忍不住激动道:“娘,咱们的东西很受欢迎!

他们之前用的都是竹节,是南方过来的,定价贵,咱们的卖价便宜许多,他们觉得木头的甚好;

还说咱们的毛料好,丰盈饱满吸墨,很是好用!”

沈清:.....主要还是原材料好,北方寒冷,动物为了抗寒皮毛不就丰厚么,做出来的毛笔自然也就更为丰盈。

“肥皂也是,咱们定价偏低,全卖出去了,甚至还不够,让咱们有货后继续送过去,不过猪油和芝麻油的反而没有羊油的受欢迎,让下次多送些羊油的。”

江向北说完,疑惑问道:“娘,羊油的是不是细腻些,清洁力度更好?”

沈清点了点头。

不仅清洁力度好,滋润度也更好,不拔干,更为适合干燥的北方。

江向北听完后嘿嘿笑道:“我就知道!娘,所以我这次收了十几车厢的羊板油回来!

咱们可以多多的做,下次就能送去沈州了。”

“不错。”沈清毫不吝啬的夸赞。

江向北又道:“对了,这批毛笔沈州以及再往北的城池估摸今年都不会缺了,到明年都不用送毛笔过去;

娘我观察过,他们那儿关于高雅的物件需求不大,基础需求像肥皂、糖、粮食等等最缺!

尤其粮食,那边寒苦,一年只能收成一季,每年冬天饥寒交迫中都要死一大批人。”

怪不得是流放之地,全靠这些人来补充人数了。

嗷,还有天灾迁移过去的人,去年水灾就是,只是这批过去的人已经有一小半没挺过去年的冬天。

第355章 苏木她们是怎么回事?

沈清总结了下沈州的需求。

糖,这个糖包含了麦芽糖,并且可能麦芽糖最受欢迎。

寒冷地区更需要热量,麦芽糖能提供热量的同时价钱便宜了近一倍,所以江二爷他们三家还能大力生产,赶在天气热起来前再送往一批。

而自家,毛笔这一两年估摸都不用送,但肥皂还是可以的,可以和江二爷他们‘拼单’,两方共同组一个商队,前往送货。

至于回程.....

江向北继续说出自己在那观察心得:“娘,我想过了,沈州有大量的羊油,又缺肥皂,但是他们没技术没手艺,咱们有啊,完全可以收购羊油回来制作后卖过去;

而他们那的羊肉不腥不膻,还有股甘甜味,清炖水煮都好吃,比咱们这儿还好吃!后面要是在京城开了铺子,羊肉就送往京城;

至于羊毛,沈州的毛笔需求量不是很大,这次带了二个多月的货他们能吃下也是因为前面空缺大,往后估摸一年最多也就能吃下咱们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货吧,还是得去开辟更大的市场才行。

但他们那的羊毛极好,皮料也能全部运回咱们村子,供应毛笔工坊不成问题。”

沈清刚想到回程带货问题,就听到江向北的打算,得咧,回城羊板油和羊肉怕是比去的时候更满更多。

至于在沈州建工坊?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前,技术手艺还是放在自己能掌握能控制的地方最为安全。

每个地方都有坏人,也都有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可不能用巨大的利益去考验人性。

麻烦点就麻烦点吧,这些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想到毛笔市场,她说道:“毛笔市场往京城以及西面再开发。”

往南盛产竹子,都是竹节的天下。

且南方富裕,才子众多,科举更是厉害,竹节的毛笔早就卷出花来了,去和他们卷,卷不卷的过不说,首先路程远,支出明显大;

这些都要归到成本里面,成本一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