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双手双脚赞成。

孩子们在学堂里能学本事,哪怕只有半天,但能清静半天也是好的啊。

沈清知晓这是趁着请工匠正好一起扩建学堂,她对学堂加盖没意见,提议道:“干脆多盖几间出来,到时学子们还能分年龄段、分批次;

譬如年纪大定力好学的快的一批,由向中教;

他们中有厉害的,再分出去教年岁小或年岁大的,屋子多可以小班教学,不懂的可以直接问,农闲时段以及不用外出的日子,又想学的汉子和妇人们都可以凑一个小班临时教;

灶台最好多垒几个,以后咱们村子抢收药材说不定会统一安排做吃食,学堂就是最为适合的地方。”

赵明月听的眼睛亮晶晶。

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沈清啊,你说盖个几间合适?这要多少银子?”

沈清估算道:“最少得五间,如今的学堂坐北朝南,可以在它两侧各盖三间屋子出来,相互倚仗又互相分隔开来,读书声互不影响;

且形成包围之势,中间的空地可以当孩子们玩耍放松的地方;

抢收时聚在一起吃食,嫌屋里闷热的也能将桌子摆在外面;

六间砖瓦、石板、工钱.....至少要五十两银子,咱们加雷家一共是十三家,每家大概在三两八钱半;

不过我家人数实在太多,我出十两,剩下的四十两你们十二家平摊大约在三两三钱左右。”

赵明月在听到沈清报出三两的时候已经松了口气,露出大大的笑容,放在以往听到一下子要拿三两多银子出来,那就是不能承受的巨款!

可如今再听到三两多银子,只觉得能接受,并且还有点比预计的少许多!

原来只要每家拿出三两多银子,不仅能解决识字问题,还能解决全村聚餐的场地问题。

突然就觉得这银子花的值,必须得花!

“嗐,这事又不是按人数算钱,按家算的当然是平摊啊。”

沈清坚持:“我这还有不少下人,我也没较真多出,只稍微多出了点,三婶你们是自家人,就别帮我省这个银子了。”

赵明月原本想说村子上人家不会讲究这些,在听到沈清把她们划为自家人后,顿时乐呵呵改口应道:“好!”

江英则快速出门去和她爹说加盖学堂的事。

江二爷正在赵家商议外出运货的人选,以及每家驴子头数分配,就见大闺女眉眼弯弯的找来。

这是有什么喜事?

江英将沈清的提议一股脑说了,又道:“爹,你们几个当家的商议下可不可行,拿个主意,要是可行的话,咱们就能挑选人和大嫂子家的一起外出买砖瓦回来了。”

赵老大不等说完,抢先道:“行啊,咋不行?才三两多银子!要我说也别让沈清多出,谁家拿不出来那几钱?”

赵老二跟着道:“对对,现在最该做的就是赶在正月十八前把砖瓦全驮回来,能驮多少是多少!

等二月一化冻咱们就请工匠回来开工!”

到时一边盖屋子一边开荒,两头都不耽误。

两人说着说着站了起来,对上江二爷催促道:“咱们坐了这么久了,走,到村子上其他人家屋里转转去。”

江英看着被催促起来的爹爹,笑到眉眼更加弯弯。

第二日,全村的车辆都出动了,汉子们实行轮班制想出去的汉子太多,出于公平起见,一圈一圈换着来。

徐林等人听闻后目瞪口呆。

还有人抢着干活的?

后面反应过来,不是抢着干活,是抢着外出!

而且外出还能为村子做贡献,当然要靠抢才行。

*

正月十六,毛笔工坊新的一年开工了。

制作工艺没瞒着新进人员,他们都可以去看去学去观摩,学会了也能跟着一起挣工钱,一个个紧张又激动的在旁边看着。

没两日好些妇人上手试了一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