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分配工作、外出售卖、记账分发钱粮.....不是直接的劳动却也缺一不可,是以也有相对应的数字。

这些数字就是银钱,村子上营收越多,分的就越多,可以说和收入息息相关。

沈清随口说道:“就教个半天,下雨下雪等天气不好还不用上,反正向中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倒也不用太过正规。”

她初心就是让村子上人尽可能多的认识字会算术,以后出门在外以及记账算账更加畅通无阻,大多是自家的生意,帮他们不也是帮自己么?

江英反应快速道:“不不,爹说得对,还是需要定个的,一来是对向中的认可,他教一天五天十天尚可,一连几个月,年年来上一次,后面别说他了,就是换了谁也不想教啊。

二来也是对向中的约束,白让他教,他教的用不用心、时日长短,谁能说他、谁能管他?可定了数字也就相当于拿了工钱,岂不是要向书院里的夫子一样用心尽心?”

周燕李秀兰忙不迭的点头。

“对对,我姐说得对,她一说我就觉得是这个理!”

沈清对江英刮目相看。

难怪江英能把两个弟弟带大成人,还让弟弟甚至两个弟媳对她心服口服,这反应能力以及看事情的通透、长远,有几个人能做到?

江二爷对于大女儿的话也认可的点头,补充道:“还有毛笔,哪怕是次品,也不能白拿;

拿的多了不珍惜就罢了,还会认为理所当然。

不过既然是次品,可以定价便宜许多,村子上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毛笔工坊干活,次品卖出去有收入,干活的人能分到银钱,他们子女又能用上毛笔写字,自然不会有意见。”

什么东西都不能免费白送,不然初开始是感激,时日一长就是理所应当,何况如今的村子又不是以往穷苦的七里村,大家伙都是拿得出来银子的。

沈清明白’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的心理,她原本只想培养村子上人为自己所用,不过此刻江二爷他们提出来了,她也没必要反对。

“好,不过向中只教半天,定高了不好。”

“嗯,确实。”江二爷沉吟后问道:“定个五如何?”

村子上最低的活一天是四,但这毕竟是教读书识字,哪怕只有半天,也不能低于最低的,不然以后谁想教?

李秀兰应道:“成啊,毕竟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哪有不贵的?城里的束脩多贵,远不说还要送各种节礼,吃饭居住更是贵。

向中是读书人,以后肯定是要科举当大官的, 哪能一直在村子上教识字算术?所以让村子上娃儿好好学,谁学的好以后也能挣这个工钱!”

也就不用眼红这份活计,毕竟往后家家户户的娃娃都有可能!

沈清:....原本没有升学压力,村子上娃娃们也没啥压力,但这夫子之位在那钓着,压力立马就来了啊。

果然,不管哪朝哪代,读书就不是个轻巧活~

后续事宜交给江二爷就成,沈清回到家,趁萍姑歇息的空隙悄悄和她说了学堂的事。

她悄声将想法说出:“学刺绣的这批孩子我想着也让她们跟着去学学,女孩子家虽然外出不多,但识字会算术以后也不会轻易被夫君糊弄去了不是?”

能力强,枕边人也不敢轻易拿捏,甚至会多出敬重。

夫妇相处之道,不能光依靠对方的良心过日子,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本事,有本事哪怕碰上个不好的,也能把对方吃的死死的,让他不敢算计或算计不成.....

沈清想着想着突然觉得好累,这朝代女子都要嫁人,极少不嫁的那口水也能淹死人,嫁了人基本就是一辈子,死也只能死在夫家。

小雨原本不也是如此?哎,幸好她穿来后就是个没了男人的寡妇,直接能当家做主!

话说死了夫君儿女又大了的妇人,日子倒是自在....

沈清的话语落在萍姑耳里如同炸雷一般,她心中浮出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