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会喊到名字的带着布袋上来装就成。”

前方人影交错,有人在搬面粉,有人在拿称,有人拿着葫芦瓢负责舀,江向中端坐在大木桌后面,开始叫名字。

马盼弟觉得她刚才想错了。

她们的日子不是在一点一点的慢慢变好,而是飞快的在变好!

先是卖黄芪挣的银子买了充足的棉布棉花后,还有银子购买粮食回来,接着村子上人把汉子们去深山猎到的肉类全包揽了,就连皮料沈清也收了。

省去了去锦城的体力和时间,带着村子上人上山,结果又发现了两种药材以及原本她们吃到不爱吃的橡子,药材让她们挣到了银子就罢了。

又苦又涩的橡子粉还能换回细腻清香的面粉?

马盼弟总觉得这日子放在以往,她做梦都不敢想!

粮食分完后,交谈声比先前分银子时更为嘈杂。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银子带来的好处短时间看不到,白面却是实打实就能吃到的!

“娘,我想吃白面烙的饼子,里面能包菜、辣子、蛋丝,最好还有肉的那种,我听小水姐说过沈清婶子做过给她吃,老好吃了!”赵小虎找到郑惠,央求道。

放在以往,提这种要求必然得到一句:‘你看把我包进去咋样?’

或者:‘我看你像个白面饼子!’

但今日的郑惠却笑的格外慈祥和善:“好,昨日去城里买到了猪板油,把猪油渣切的碎碎的包进去咋样?”

早知道昨日就多买些肉了。

既然有别的营生挣银子,蛋就留着自家吃吧,不卖也不去换粗盐了。

吃的好也能挣得多不是?

其他孩子听到郑惠同意了赵小虎的要求,立马转身去找自家娘。

沈清婶子做的东西每样都好吃,他们也想吃!

分了银子又分了粮食,又大多是孩子们自己挣来的,哪个做娘的能不舍得?

一时间,整个荒地上都是欢快的气氛。

*

沈清做完好人,江二爷出面开始做恶人了。

“大家安静一下。”

聊的正欢的人看到听到江二爷的话愣住。

银子和粮食都发下来了,还有啥重要的事要说的?

场面安静下来后,江二爷沉声道:“如今已经九月上旬,还有十多天的采收期,而屋子的进展速度不是很快,甚至有些慢,需要加派人手;

也就是说两者没法兼顾!”

第229章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现场落针可闻,只有风吹过的沙沙声。

黄连在山顶,来回爬山一天就要耗费两个多时辰,能采收的时辰少之又少,且也不是分布在同一块地上,还要到处找寻,想要采收的多,必然只能多派人手上去。

橡子成熟后和栗子一样会生虫,也要赶在生虫前尽快收回来。

还有羌活,隔两日就要去收一遍。

外加收回来的清洗晾晒磨粉.....这哪一样都缺不了人。

缺了人那就是影响挣银子!不挣银子,拿什么置办东西?

可盖屋子也要人,天已经寒冷了,再不盖好屋子,一场秋雨一场寒,到后面冻病了的话即便再多药材放在那也没体力去采收啊。

两者同样重要.....

好一会,雷老大举手:“我们雷家所有人都可以过来帮忙。”

雷老二反应过来,立即赞同:“我大哥说的对,我们汉子们帮忙盖屋子,妇人们采收药材。”

其他雷家人齐齐点头。

江二爷叹了口气,先说了一部分:“雷家女子以及半大小子们我都已经算进采收药材中了;

你们要进山打猎,一年中收获最丰厚的就是这个季节了,哪能耽搁你们来盖屋子。”

盖屋子的瓦匠一日大约在三十文钱,雷家汉子进深山一趟至少十几多两,且雷家汉子们打猎在行,盖屋子却不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