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好烧,谁烧?要保持家里暖和,和可不得要一直有人,寒冬腊月的不管谁在外面烧柴火都又冷又累不是?”
.....
沈清只觉得脑瓜子嗡嗡嗡的,像有几百只蜂蜜围着她立体环绕一般。
自己一个村子的人她知晓他们都是好奇,没有打听工艺手艺的心思,不过担心六位工匠多心沈清看了过去。
就见六个工匠仍然笑容满面,李工匠甚至还有点小得意的熟稔介绍:“不会不会!
各位担心都不存在,其实啊这地龙和炕是一样的,不是直接在底下堆柴烧火,那得多烫如何睡人?
你们听我刚才说的是烟道就明白是靠烟也就是燃烧的热气,顺着咱们布置的弯曲错落的道均匀的分布在屋子里,让每间屋子都暖呼呼的!
另外烧柴的大炕不在屋子下,而是在屋子外,也不用一直老烧,权贵人家像皇宫王爷还有大官啊他们就是用炭,老耐烧了,你们这儿木料多,要是有木匠用的刨子最好,刨上木花层层叠叠的堆在里面,最上面架上大的木柴;
再每层稍稍撒点水,这主要是别让它烧的太快,上面盖上盖子、盖子上有个孔,想暖和些就将孔转大些,太热了就将孔转小些,让里面慢慢烧,堆一次能烧整个冬季都不用加柴!
来年只需清理干净里面的灰烬重复一次即可,是不是很方便省事又舒坦?”
李工匠是对着沈清一家人说的,说给村子上人听其实主要还是说给做工的主家听,省的待会要一个个说。
另外城里的人家不敢做地龙,一是废木柴,二是买木柴银钱多。
而山里人家是最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他们四周全是大山,别的没有树木却多到源源不绝!
他说的详细些,若是有其他人家也愿意弄地龙,也能多挣些不是?
地龙可比垒炕工钱多多了!
沈清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知识,家里其他人更是啥都不懂,此时听到李工匠一说,顿时松快不少不用一直添加柴火那得多省事啊。
听到刨的木花最好,人群中的关木匠立即说道:“我做木活的木花堆了半柴房了,完全用不完,哪里需要你们自己刨?
等地龙弄好了我给你们搬来,往后每年都给你们存着!”
江向南江向北两人立即反应极快的道谢:“谢谢关叔!”
关木匠挥挥手,不好意思道:“这有啥子可谢的,顺手的事嘛。”
他们家最能干的二哥一直在给他帮忙干活,他们这些当兄弟的相当于分了向西那份活计,他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现在木花派上了用场他比他们更开心!
听到‘做木活’李工匠立即知晓眼前的汉子是个木匠,惊喜问道:“你这家里必然是不缺木料的,有没想过也做个地龙?
这样冬天在家里干活就不冻手了!”
关丽听到后有一瞬间的心动,抬头看向爹爹。
关木匠听到不冻手有些心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关小山,他腿脚不好,平日里拄拐杖等等都是靠手支撑,太冷的话,小山的行动就更加不便了。
他迟疑了会,问道:“做地龙要哪些东西?”
围绕的人群听到关木匠问,纷纷伸长了耳朵。
整个家里都是暖和的,一个冬季都不用添柴,这放谁谁不心动?
要是花费不多,他们是不是也能弄个.....
见到关木匠问,六个工匠都来了劲头,热情介绍:“这些烟道和田地里的沟垅差不多,四通八达的你们应该知晓啥样了吧?
然后这些沟垅下面左面右面都得用造起来,贵的玉石铜铁那些都不说了,最实惠的就是粗砖了,每一条烟道的三面用砖块拼起,然后在最上方盖上长长的石板块即可!”
“费不了太多银钱,也就多了砖块和长石板的花费,哦对了,屋子大所以比垒炕的工钱也多了四五番左右。”
听到后,不仅关木匠立马打消了念头,其他人也彻底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