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喊他们过来还以为是有啥好事,结果就这?连个五五分都没有,谁爱佃田地种谁种,反正他们不种。
不过今年即使五五分,他们也不种,自家田地实在舍不得丢,但要是真的大暴雨让苞谷苗活不成,累死累活的图啥?图个被人笑话么。
人群散去,老嬷嬷慌了,她连忙转身回孙家汇报此事。
第二日再过来时改成了五五分。
王富贵刚一举手,周春草也举起了手,两人争吵了一番后,老嬷嬷拍板一家种一半,等秋收的时候看谁家收成高,来年就全佃给收成高的人家。
五月的七里村家家户户都很忙碌。
有人忙着种田地,有人忙着囤食物,各有各的忙。
五月下旬的时候,霍冰停了肥皂制作,沈清将家里皂化好的肥皂全部整理出来,开始往城里一批一批的卖货。
挣的银子在银铺里打成细长的银条,由霍冰江雨江水三人细细密密的缝制在衣摆里。
除了两个小娃娃,家里每个人每件衣衫都有。
五月底的时候,熬好的猪油装了两大坛子,猪油渣装了三大坛子,熏肉装了一箩筐,咸鱼鱼干也是一箩筐,炒面装了两布袋,咸鸭蛋一坛,干菜更是装了足足半板车。
第89章 敲定目的地
家里的家当也大致整理出来,沈清紧急又买回两头牛!
她现在是深刻明白了什么叫烂船还有三斤钉,别看她这茅草屋家徒四壁似的,架不住人多啊。
人多哪怕每人三四身衣裳就装了足足半车厢!换季以及搬家的时候真的会让人变老实老实承认衣服多买的东西多。
收拾东西的时候沈清则无比庆幸,庆幸她哪怕挣钱了也没有一股脑的多买衣服多置办家当。
可即便没有多置办的情况下,锅碗瓢盆粮食肉类农具武器,外加衣裳鞋袜被褥.....一点也不少。
霍冰她们几个坐的双驴大车厢,里面放轻便柔软的衣服被褥;
她坐的单人车厢里面装两袋炒好的面粉;
牛车现在有三辆了,拉的都是能装货的板车,一辆装粮食以及来不及卖出去的毛笔和肥皂等贵货;
一辆装锅碗瓢盆猪油肉类鱼干等等一日三餐常用的物品;
另一辆装占地大但不重的干菜,剩余空地坐人江向中毕竟年岁不大,以及其他人不舒服时也能替换着坐。
把路上吃穿住行仔细想了好几遍后,沈清开始清点所有存款。
商城自从和赵家兄弟以及洪家合作后,速度蹭蹭蹭的上涨!
目前余额已经有十二万。
不管是粮食、药品还是书籍,都不成问题,满满的安全感呐。
毛笔和肥皂全部停了,成品和半成品都归拢归拢收了起来,扔是肯定舍不得扔的,来得及卖就卖,来不及卖就带着,这些属于不确定的散碎银子,不计算在内;
卖毛笔收入最高,一共有两百一十两;
肥皂半个月来卖存货大概有九十两;
田地卖了六十五两;
麦芽糖和豆腐分红大约十五两银子,一共进账是三百八十两;
大牲口和车厢花了八十多两;
买猪肉猪板油毛料花了七十多两;
大刀、菜刀、布料、糕点、红糖糖球果脯以及油布火折子等各种琐碎东西花了四十多两;
工钱占比最少,大约十两吧;
给家里每个人衣摆处缝制的银条沈清没算在内,毕竟还是属于自家的钱;
置办了这么多家当,纯现银还剩一百五六十两,沈清很满意。
这一百五六十两银子她没打算动用,等到了新落脚点她准备盖宽敞的大屋子,直接砖瓦房,家里人多,尤其儿女已经到了能成婚的年岁,一次盖多多的,省的往后屋子不够住时不时要加盖。
三间砖瓦房需要二三十两,十来间带大院子数额就不小了,还有最好再盖几间厂房,生活和干活区域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