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继续囤货

天气转热,沈清自家人多,两条后腿肉烘烤来得及,关家三人白天都有活要做,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她压低声音说道:“你一次做不了多少,买多了回去时间长了容易坏;

这样吧,我总归要进城卖黄鳝,每次带新鲜猪后腿肉回来的时候,你过来匀个两斤,既方便又新鲜,如何?”

关丽求之不得,欣喜的不住感激:“谢谢婶子!”

自从上次跟婶子一起进城后,他们家隔几日也会买几斤猪肉,一半吃新鲜的一半做成熏肉;

别说,油水真的养人啊,家里三人明显有劲多了!

熏肉大约存下来十来斤,后面熏肉和猪肉干一起做,自家人少应当够吃。

沈清趁机又道:“我每次买白面的时候要不要给你也带上两斤?你回家炒了,耐放,吃的时候用沸水一冲,撒点盐咸香,放糖则香甜;

要是没火,干吃喝水也成,怎么也能把肚子填饱。”

关家的经济状况她还是清楚的,她家现在不缺银子,只缺好的身体,而要养好身体,就得从改变观念提高伙食开始!

关丽毫不犹豫同意:“成!只是婶子受累了。”

给银子归给银子,肉和白面却要婶子亲自背回,还要连带她们关家的那份。

沈清不怕别人买,就怕不听劝,不在意道:“没事,咱们有驴车,不受累。”

白面从商城买就成,回去的路上再取出,即便没有驴车也不累。

猪肉铺子不止一个,这家没有猪板油了,一行人前往下一处,连跑了五个,一共买到二十斤猪板油,又买到十五斤五花肉。

猪板油最为实用,无论猪油渣还是猪油都是足足的油水,沈清直接分了十斤给关丽她家做肥皂,猪油虽然没存下来,但猪油渣一直在吃,和关家人比起来,自家人油水足够多了。

等后面快出发前,猪油就不用来做肥皂,全部存起来装坛子里路上炒菜用。

关丽看着十斤猪板油,安心了不少,连忙去陶瓷店买了两个大陶罐子。

家里的太小了,她要在洪水来临前,将这两个大陶罐子装满!

*

关丽以为家里有驴车,肉和粮食敲定,衣裳鞋袜也有穿的,还买了铁哨,自家没什么需要买的了。

结果跟在沈清身后,方才意识到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油布,她和婶子家虽然都有车厢,人在里面不用担心淋雨,但车厢装了人就装不了多少家当,其余的要用板车拉;

锅碗瓢盆淋雨没什么,可粮食以及衣物根本不成!

而且不光大块的要买,小块的也要买,人可以打伞,但雨水多的情况下伞遮挡也有限,挑着的箩筐、背着的竹筐可不得用小块油布包裹好盖严实?不然泡了水能不能用先不说,沉甸甸的重量至少加了不少。

买了油布,油纸伞蓑衣自然也一并买齐。

火折子,她们一直用的打火石,家里柴火都是干燥的尚且很难打着引火,何况荒郊野外湿漉漉的情况下?火折子一吹即燃,方便极了。

盐必不可少,多备上几斤总没错。

纱布,婶子说多层的做夏天的薄衫,透气易干;

单层的配合棉花做女子的月 经带,月 经带里面不是放草木灰就成么?要纱布和棉花做什么?

见她茫茫然不懂,婶子还特意解释:赶路生不生火做饭都不知道,倘若不做饭,哪有草木灰?为了收集草木灰跟不上队伍,那就得不偿失了。

并且即使有草木灰,换洗也不是太方便,用纱布包着棉花,即便是路上钻进车厢也能随时更换,换过后的直接找处地方扔掉,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炎热天气里自己舒坦。

这些事她们自己要给自己安排好!

关丽从未听过这样的话,她小的时候娘就缠绵病榻,弟弟又残疾,经常抓药也经常被人言语挤兑和嘲讽,爹爹做木活挣银子她做家务带弟弟,很小很小就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