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赵嘉一怔,然后迅速点头,“换得好,这盆我喜欢,好看又不冲鼻子。”

他们这样来回说着生活中的琐事。

有一瞬间,赵嘉有点恍惚,仿佛她和周行砚是多年的夫妻在谈论着琐事,而且她发现自己有点享受这种感觉,她立刻自己清醒起来,忘掉这个感觉。

赵嘉坐在餐桌边,喝了几口水,目光落在桌上那盒甜点。她没有提起今天收到的拒信,电脑里未关的邮件页面还开着,她一言未发,周行砚也没问。

她起身把水杯放进水槽。厨房灯光亮着,她的影子在瓷砖地面上拉长、柔和。

他还坐在客厅那边,低头在手机上回信息,神色平静。

“明天早饭你想吃什么?”他忽然问。

赵嘉回头看了他一眼,软声说:“我早上要开会,吃得简单点就好啦。”

“行,我让他们做豆浆和蛋饼。”

她像听到了什么奖励,扬起眼睛冲他笑了一下:“好呀,蛋饼要煎得脆脆的,我才喜欢。”

他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赵嘉没有再说什么,只回身关了灯,窗外的雨刚停,地面还湿着。她站在玻璃窗前,看着城市的灯一盏盏亮起,夜色悄然降临。

她知道自己在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是能让周行砚安心的。但她也知道,那不是她全部的模样。

第0011章 11

连着几天,赵嘉都没见到周行砚。

据秘书说,他临时被抽调前往东欧某国,代表政务系统出席一个地区能源合作对话会议。出发时没留只言片语,只在出发前三小时发了条消息:

【记得吃饭。晚上别熬夜。】

赵嘉看完后没有回复,只把手机放进包里。

每次周行砚出差,她的生活都轻快了许多。

项目正进入关键阶段,与祁朗接触的时间也明显多了。祁朗性格依旧安静,但专业判断清晰,节奏把握得极好。赵嘉意识到,她已经很久没与人合作得如此自然,不需要反复揣摩对方情绪,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分寸会越界。

这天下午,整理尽调会议纪要后,祁朗提议:“附近新开了家面馆,味道很像以前郑州校门口那家。想试试吗?”

赵嘉一愣,笑出声:“你还记得?”

“你每次都点番茄鸡蛋,半汤半面,还得多葱。”

她笑了笑,没拒绝。

餐厅不大,装修简单。店主是河南口音,桌边放着塑料小篮子和木筷盒,墙角还贴着一张“今日特价”。

赵嘉坐下后,脱了外套,把头发拨到一侧。

“你还是那个赵嘉。”祁朗端着面碗走回来,“话不多,但心里有主意。”

赵嘉搅着汤勺:“你那时就喜欢装什么都懂。”

“我是懂。”他笑,“只是你没给我机会。”

赵嘉抬头:“你高中最后一个月走了,我都没来得及说再见。”

“你那时候换号,我后来想联系你,连联系方式都没有了。”

“不是故意的。”她顿了顿,“我也不确定你是不是想找我。”

祁朗看着她的眼神安静,像很久没见的旧物突然出现在面前,“你那时候每次考完试都会骑车绕道回家,就为去那家十块两碗的米线摊我那时就知道,你表面乖,其实一点都不省心。”

赵嘉轻轻笑了一下,没回应。

吃完饭,他坚持送她回公司。

两人并肩站在车道边,她说:“你现在真的比以前瘦了。”

“你也比高中……更沉静了。”

赵嘉笑了下,“这就叫成长。”

祁朗忽然伸出手,替她理了下额前的发丝。动作轻,但停留了一秒。

她没有闪躲,只是定定地看着他。

不远处,一辆黑色轿车停下,没有鸣笛。

赵嘉没注意,只朝祁朗点了点头:“我先上去了。”

“有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