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箱子收了起来,讪笑道:“我带的钱不够,这样,咱们吃过饭直接去邮局,我给你们汇款。”
几十万的巨款总不能随时带在身上,沈晓玉善解人意地点点头。
康德寿是个十分健谈的人,沈晓玉了解到,他并非是独立的商人,而是帮老板做事。
他所在的康家在香江十分有实力,他负责康家的一部分内地生意,常年在香江和鹏城往返。
“康家不做票子倒卖这种生意,这门生意是我自己做的。”
沈晓玉没想到这么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商人,背后竟有香江家族背景。
这时候,有不少香江商人看到了内地巨大的商业潜力,开始往内地布局。
香江商人可通过合资形式投资,鹏城特区给予‘三减两免’优惠,吸引了大批香江商人来鹏城。
钟辰和康德寿年纪相仿,又都有着四处做生意的背景,没多一会就聊到一起去了。
沈晓玉和彭楚时不时搭两句话。
这里虽是商务场所,做的本地菜却十分好吃,沈晓玉不知不觉都吃的有些撑了。
“你们来自冀州?说起来我祖上也曾去过冀州的,他们当时去的……去的哪里来着,嗨,我给忘了。”
沈晓玉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众人吃完后就去了邮局。
汇款后,钟辰和彭楚将票子递给康德寿。
康德寿把两沓票子装进手提包,“你们有事就来东方宾馆找我。”
随后就离开了。
第106章 要做女装生意
离开会所后,三人直奔东门老街。
这里几十家个体裁缝铺沿人民北路分布,以‘前店后厂’模式为主。
每家的门口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女装男装。
因为这里离香江很近,多是仿制港版的服装。
这里的衣服倒是不贵,但沈晓玉上手摸了两把,就放弃了。
款式一般,面料一般。
几十家店铺走下来,沈晓玉竟是一件满意的都没挑出来。
三人在街边的小吃店随便买了些东西吃。
钟辰见沈晓玉一直皱着眉,问道:“晓玉,你想买衣服吗?”
沈晓玉摇摇头,“我想做女装生意,但是货源是个问题。”
要做女装,就要做优质的,像地摊那种品质的衣服她不屑去卖。
这次来鹏城,一个目的是看看这边的商业机会,另一个目的是来这边看看女装市场。
这里毕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方,女装行业的发展也远远快于其他地方。
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这么个结果。
想来也是,就算这时候鹏城的女装行业发展迅速,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和对面料的要求都还没有提上来。
没有消费者的高标准严要求,这时候鹏城的女装行业也仅仅是扩大了市场,质量却远远没有提上来。
沈晓玉轻叹口气。
下午,他们三人来到了罗湖的华侨商店。
这里是唯一能用外汇券购买进口服饰的场所,这里的服装明显要比东门老街档次高了不少。
彭楚摸了一件橱窗中陈列着的看似十分普通的套装,却被店员告知是的日本‘东京衣料’,价值480元。
给彭楚吓了一跳。
这里大多数都是进口服饰,针对的客户人群并非是沈晓玉这种商人。
但沈晓玉却在这里有意外发现。
一个无人的柜台上,一本《姊妹》杂志静静躺在上面。
“你逛了一天,什么都没买,买了一本二手杂志?”
彭楚越发看不明白沈晓玉了。
沈晓玉说道:“你可别看不上这本杂志,这个可比今天看到的那些女装都要珍贵。”
《姊妹》是香江发行的时尚杂志,代表了香江最前沿的潮流风向。
最重要的是,杂志中的时装板块每期都会展示3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