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了一下,很有风度的回答:“我能理解。”
孔令宜见他没有拒人于千里的冷漠,心里稍稍定了一定。
美国科艺研发中心试验室的检测报告已经寄来,出人意料的是,硬度的达标率居然接近90%,而外观的不匀称主要是因为其中某种添加元素的配比出了问题。
研发中心随函还附上了两个解决方案。一种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配比再行开炉,而另外一种则是采用他们最新的研发数据,做全新试验,据研发中心的那位叫UMA的老教授说,后一种方案可以很好的弥补CM型材开炉历来不稳定的缺陷,大大提升开炉效率,缩减成本,但,这个令人振奋的信息目前尚处在待证实阶段,理论上来说可行,而实践下来如何,谁也没有把握。
会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保守方案,即对目前的检测数据作逐步调整,直到达标为止,毕竟两年的经验累积下来,比另起炉灶最起码在心理上感觉要稳妥一些。更何况,照目前看来,离成功似乎只差了一小步。
而常少辉却非常明确的支持第二种方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对根据后一种配比方式制造出来的型材的稳定性更有信心,而稳定性,对于任何一种新型材料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老卢简直急火攻心,这个项目虽说是研发,其实时间上对邵氏来说还是很紧迫的,当初跟科艺合作正是冲着它已经行程过半的项目速度,如果从零开始搞研究,邵氏自己搞不就行了,还拖上科艺干嘛??
如今,明明放着捷径不走,偏要绕远道,搁谁不上火?况且现在又是急需用材料的时候。邵氏不能总是高价入,低价出,这样下去,总有卡死的一天。
他本来强压下去的对科艺的一股怒意此时再难控制,于是会上陡然树立了两派,各执一理,唇枪舌剑,谁也不肯退让。
到底是在邵氏的地盘,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老卢甚至连桌子都拍上了,而邵云始终沉着脸,不置一词,没有任何制止下属过激行为的迹象。
眼看争论渐趋混乱,常少辉遂闭了口,当面对的是一帮神经处于极度亢奋的人群时,他认为缄口是最理智的说法,通常到了这个时候,无论你说什么,对方都已经听不下去了。
会议不欢而散。
不过三层楼面,电梯很快到达底楼,常少辉侧了身礼貌的请孔令宜先行。
“常先生如果没有急事,方便跟去我休息室聊两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