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顿了顿,“念在你们服侍世子的份上,我可以饶恕你们。”
说着,她指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小丫头道:“但却不能宽宥这两个丫头,她们两个,必然有一个在说谎,既然如此,那便都赶去外院就是了,我不允她们这样的刁奴服侍在主子身侧。”
桃夭倒是无所谓,她左右也不想在王府长待,换成哪个小丫头在身边,对她都没什么影响。
孟氏闻言可是大惊,春红这丫头跟了她好些年了,是她身边的第一心腹之人,若是被赶走,于她而言,如失左膀右臂一样。
第605章 不需要了
端午这日,谢氏顺利诞下孩儿,又是个儿子。
这个世道,都信奉多子多福,权贵人家更是喜爱儿子更多些。
第二日,众人来看望谢氏母子,平阳逗弄着小侄子,打趣嫂子:“你可真厉害,怎的一生就是儿子呢。”
谢氏笑着打趣:“肚子争气,没办法。”
虞城县主看着谢氏幼子,赞道:“这孩子,生得好生的壮实。”
谢氏倚在床头,抬手抚摸着幼子胖乎乎的小脸蛋儿,意味深长道:“这一胎养得好。”说着,她抬眸看着好友,感叹道:“说起来,这还得多谢你。”
虞城嗔了谢氏一眼,回道:“这还是你能干的缘故,我不过搭一把手而已。”
谢氏道:“桃夭那丫头很好,我打算将她带回益州,你没什么意见罢。”
虞城敞亮道:“送给你的人,自然是你来做主。”
平阳听嫂子说要回去,免不得伤感:“想到你们要走,我就想哭。”
谢氏握着平阳的手,安抚道:“还得等一阵子呢,那孟氏还有一个多月才到产期,怎么也要待她生下了你大哥的骨肉,我们才能回去。”
平阳道:“也好,你那时候也出了月子了。”
待女眷们走后,赵宣喜滋滋入内,守着妻子念叨着道:“我已经写好了书信,命人快马加鞭的带给祖母和父王母妃了。”
谢氏瞥着丈夫欢喜的模样,笑着回道;“左右就快归了,你又急着写信回去作甚。”
赵宣抱着幼子,亲了又亲,喜着道:“我心里高兴,迫不及待的想告诉家里。”
他凝望着襁褓中的幼子,感叹道:“咱们这次入京朝贡,又赶上朝廷撤藩,哎!真是惊险重重的,你能平安为我生下这样壮实的孩儿,我心里怎能不喜悦。”
谢氏笑了,她看向孩子,说道:“夫君喜欢这孩子,便是他的福气了。”
赵宣嗔了眼妻子,遂又握住她的手,念叨着道:“竟说傻话,这么好的孩子,我怎能不喜欢。”
说着,他又忍不住抱起幼子,一面端详着,一面赞道:“咱们这儿子生辰好,你瞧瞧,咱们这小儿子生得天庭饱满,王府能平阳度过这一番变故,就是咱们儿子有福气的缘故。”
见妻子笑而不语,赵宣上前又亲了下谢氏,乐呵呵道:“当然了,最大的功臣还是你。”
赵宣正围着妻儿美滋滋的闲话,通传婆子入内,回道:“世子爷,孟侧妃说身子不舒服,请您过去一趟。”
赵宣正在兴头儿,骤然被打断,他不由得沉下了脸,不悦的对着妻子嘟囔着道:“自打孟氏怀孕,我真是被她折腾得累心。”
谢氏心里冷笑,面上却是不显,只贤惠道:“她这是第一胎,难免娇贵些,既然又来寻你了,你便过去就是了。”
赵宣抬眸看向妻子,回道:“为何每次孟氏来寻,你都是将我往外推,难道,你就不愿意我多陪着你吗?”
谢氏听赵宣说这样的话,她不由得一愣。
哪个女子不愿意与丈夫多多相守呢,还记得她当初嫁给赵宣的时候,当赵宣挑起蒙在她头上的喜帕,瞥着他俊美的面容,她亦是春心萌动的,心里亦是巴望着日日夜夜的与丈夫相守在一起。可是后来,她独守的时候多了,也明白了丈夫的心早已给了孟氏,她便渐渐的死了心。
最终,她告诉自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