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哪里不知周瑾的心思,他如实回道:“你们府上一切都好,瑾嫣她也还好,只是至今还未嫁人。”

周瑾一听这话,他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支吾着喃喃道:“终究是我误了她。”

李陵伸手拍了拍周瑾的肩,回道:“若是所嫁非人倒也未必有瑾嫣现在过得更快活,我们都相信你总有回京那一日。”

秋阳浓烈,金色的阳光照在周瑾坚毅的面上,他脸上的笑容比秋阳更灿烂。

自从李显被降罪关押后公府便是愁云惨淡,得知李陵抗击匈奴凯旋而归,笼罩在公府的愁云终于见了光。

李显获罪,最为焦心的自然还是徐婉宁,不过两三个月的光景,她人便瘦了一大圈。

得知李陵凯旋,静姝和平阳便去碧堂居开解徐婉宁,李陵是公府的主心骨,他一回来,李显这事至少还能有些指望。

徐婉宁打发了几个孩子出去玩耍,对着两个弟妹长吁短叹道:“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大爷犯的是污蔑皇子的大罪,如此处罚已经算是从轻发落了,只怕纵是二弟回来了,也怕难有转圜的余地。”

静姝和平阳自然也知晓此事的轻重,平阳叹着气道:“可惜那些涉事命官都城投了晋王,竟是没一个能为大哥说句公道话。”

静姝默默道:“三万条无辜的性命啊,可恨这些人的良心真的全喂了狗了。”

徐婉宁闻言苦笑着回道:“我在闺中便是好武,大爷虽是文人,当初我便是看中了他有气节这一点,哎!大是大非面前他能做到这般坚守,也算是我没看错他。”

静姝点头附和道:“那么些文官,也只有大哥堪称清流,我就不信皇帝心里没个数。”

论起来,明帝可是平阳的嫡亲的伯父,他虽然不是生长于京中,但每逢朝贡年也会随着入宫小住,对这个皇帝伯父还是有所了解的。

平阳毫不忌讳的回道:“陛下这人也不算是坏人,就是爱拎不清,爱护短儿,他心里虽清楚大哥的清白,恐怕为了袒护晋王,也甘愿糊涂着了。”

徐婉宁冷哼着道:“皇帝昏聩,哼!晋王和太子更不是好鸟,关起门来说句大不敬的话,我看着大齐的天下是没得指望了。”

徐婉宁说的是大实话,平阳听后,对着静姝道:“大嫂所言甚是,咱们这样的人家真是要想想今后的出路了,还好二哥就要回来了,凡事有他做主,到底咱们也能安心些。”

李显被问罪,便是镇国公公府想在太子与晋王之间保持中立也是不可能了,是时候要做出选择了。

静姝自然明白平阳的意思,她回道:“这事不光要看夫君的意思,只怕母亲的心意更重要。”

第418章 宫宴

为贺李陵打败匈奴凯旋而归,宫中大摆庆功宴,明帝亲自出席,他当着文武官员的面携着李陵入上座,并且颁发了册封李陵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旨意。

这一年,李陵不过二十九岁,她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才干攀登到权力巅峰。

李陵身着赤朱的一品武将官服紧位于明帝下首,这么些年的战场上的打磨,让李陵看上去更加英武不凡,他周身散发着坚毅果敢的气度,将一同列于明帝身侧的太子和晋王比照得黯然失色。

明帝今日龙颜大悦,一再与李陵推杯换盏。

今日长公主也出席了宴会,儿子如此出息能干,长公主今日格外高兴,她列于明帝身侧,对明帝说笑道:“陛下可莫要将我儿灌醉了。”

明帝开怀,笑着对长公主回道:“伯约的酒量可是远远在朕之上,长姐勿要担心。”

列宴的文武官员亦是瞥着明帝的脸色,极有分寸的上前与李陵敬酒,嘴里皆是恭维李陵的话。

明帝一向喜爱这个耿直又能为他分忧的外甥,席间与长公主说笑道:“朕小时候长姐便是护着我,如今朕老了,长姐又为朕养育了这么个优秀的外甥,哈哈,有伯约在,朕何愁江山不稳。”

长公主也不客气,回道:“本宫养育的孩儿,自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