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年纪大了干不了这个活,只能在一边牵牵麻袋,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还要捣鼓什么法子出来,但是内心生出了期待。
很快主人家就将桌子给搬了出来,沈若上前将一麻袋米粮扛上了桌子,放倒了。
“将鼎扛过来,放在这儿。”沈若指挥道。
男人们完全没有异议,轮到哪两个人扛就走出来将鼎端到了沈若指的位置。
沈若道:“来个人帮我。”
周浪立刻走过去接手了米袋的另一边。
这会儿村长和几个脑子转得快的人也明白过来了,沈若这是打算借桌子的力来倒米呢!
他们之前怎么没想到?!
哗啦
麻袋打开,米粒顺势而下落在了鼎里,等下去的差不多,沈若就将袋口向上提,和周浪合力堵着麻袋口。然后由其他人扛着鼎去往那专门装量好的米的袋里头装。
“沈若你这脑袋瓜子灵光,这可省了不少事!”村长笑着夸道。
周围人也道:“可不是嘛,之前用那大葫芦舀,腰都快断了!还是这样方便啊!”
“这样真是快多了,沈若厉害啊!”
沈若笑笑不说话,这些人里头有不少之前还跟着沈二毛说自己的闲话呢,之前还怪他来着,说什么要不是因为他顾秀才不会受伤,他们速度也就没这么慢?
但是依沈若来看,这慢还真跟顾允没太大关系,纯粹是这些人里有不少人都想着偷懒。那一个人动作慢还成,要是许多人都这样,那可不就是会慢吗?
而且他心眼子可比针尖还小,之前没刺回去都已经算是很好了。
这会儿听他们夸,心里也没多大的情绪起伏。
这边大麻袋不需要每个都自己扛,沈若就让开了位置,开始研究这个鼎该如何倒才比较省时省力。
因为鼎底下有四足,所以用木头滚着运是肯定不行的。
沈若从边上捡了根枯树枝就在地上画,他画了一个简易的三角架,若是三角架的顶部用布和棉花包起来,鼎的中心就架在三脚架上,让鼎悬空。边上有人拉着等里头装满了米就往前倾斜将米都倒出来。这样会比较省力,不需要人力去背。
但是这样的话,该如何固定鼎不要左右乱动就是个问题了……
沈若之前想的可都是真的能让大家省力的法子,速度也变得快了不少。这会儿见他蹲在地上写写画画的,都开始期待沈若之后还会想出什么好点子来。
瞅着能在今夜将事情了结,男人们这会儿是真的干劲满满了。
沈若回忆着自己以前见过的农具,那时候他外婆家有一架稻谷鼓风机,上头那个漏斗状的就特别适合用来倒米,而且也不容易倒出去。
沈若越想眼睛越亮,既然这鼎的作用就是按它的容积来算粮食,那么用木头做个容积一样的那不就能轻松很多了吗?
而且木头的还轻便!
沈若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和村长说了。
人们的惯性思维使然,因为这鼎是官府分发到每个村的,所以大家都用这个来量,从没人想过要用个什么东西替换,导致每年称粮食的时候都非常费劲。
被他这么一提醒大家都觉得可行,正巧现在村里会做些木工的人就在这儿,沈若跟他讨论起来。
沈若比划道:“只要比着这鼎能装米粮的长、宽、高来做一个木箱子就成,上头再做一个四面往外倾斜的‘漏斗’。”
那会做木工的村民叫沈木,他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但对木工是真心喜欢,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那要方便提起来的话……两边再加上提手?”
沈若点点头:“我觉得可行,最好漏斗的四面都装上提手。这样人站在哪边都能提着。”
“成。”沈木看着沈若在地上画的粗糙的图案,简直如获至宝。
“若哥儿,你这个底下画的这是啥?”
沈若道:“我想在这‘漏斗木箱’底部加装一个推门,关上的时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