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堆的发带,花瓣用黄色丝线,花心用米色。另外一堆反一下。”也就是米色花瓣,黄色花心。

总之都绣不一样的,一条发带上零星分布着七八个就差不多了。

沈若原本还想搞那种书法发带的,肯定会很受镇上读书人的青睐,毕竟往上面绣几句“金榜题名”“成竹在胸”“高中”这些字样,没人会不喜欢吧?

古人含蓄的比较多,可能不会戴着这些字样的发带出门,但是大概率会买回去收藏的。算是收藏一个美好的愿望吧。

可惜他这具身体就是个大文盲,脑子里记得的字就那么两个,写得还丑。

沈若心想:要是顾允或是蓝帆在这儿就好了,让他们写几个字也不费事……

这会儿一个受伤躺着一个回镇上去了,就只能暂时先作罢,等以后有机会再搞。

他虽然很怕麻烦别人,但是这会儿他们已经算是朋友了吧?

是朋友的话还是可以麻烦一下的,沈若摸着下巴厚脸皮地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

-

明天就是中秋啦~月圆之夜该宠幸万贵妃了ovo

感谢大家支持!

第41章

除了这些新奇好看的小东西以外, 沈若还要做些寻常人家能用上的东西。

这时候的人都用“包袱”。所谓“包袱”就是用一张方形的布折起来的小包,能用来装各种东西,只要布够大任何不规则的物体都能往里装, 且打上了结也不容易掉。

但是每次要取包袱里头的东西都得拿下来整个打开真的很麻烦,而且包袱一般都是赶路背行李的时候用,为了防止东西掉了那结都打得很紧,拆起来十分费劲。

那一打开要找东西,要是东西小, 那么多堆在一块也不知道得找到什么时候去,着实是有些不太方便。

平时村里人要去采东西之类的都是拎着篮子, 因为篮子许多人家都会做, 竹子是山上砍得也不用花钱。但是篮子有一点不好,就是自重太重了。大篮子本身就有个四斤五斤的,再加上里头的东西, 时间久了夹在臂弯里提着, 皮肉都能给压红了。

所以沈若打算做些现代人用的“帆布包”“单肩包”以及“书包”,用布料做出来的包就很轻便, 背在身上也方便极了。

这时候有布料的人家都是用来做衣服的,没人会想把布料做成包。

就算是做包袱也没人用棉布,大多是用最差的粗麻布来做包袱用。粗麻布制作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大麻袋了。

这时候是没人做, 不知道布艺的包有多少好处, 沈若就打算自己当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之前摘梨子, 他爬树,蓝帆和二狗在底下接, 需要三人合作。

但要是那会儿他身后能背个大布包, 摘了梨子就能往包里放, 这样的话一个人就能行。

这多省事儿啊!

穿到古代不方便的地方实在太多, 沈若想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目前的生活可以变得便利一点。

众人听沈若说的都一愣一愣的,用布来做包那可真是大手笔啊。

古时候的布料幅宽都很窄,价格贵,要是拿来做包那真的是太奢侈了!

定价要是太贵,估计也没啥人会买。

婶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沈若早就想过这一点。

谁说他要用完整的布料来做包了?

沈若道:“既然‘百家被’可以用百片不同的碎布来缝制,那这包也成。不用全部弄成方形,剩下的布头有什么形状就给它剪一剪跟边上另一块缝上,等缝好整合成一大块布之后再裁。”

大家都被用布做包这件事给牵住了心神,下意识以为这么金贵的东西就该用整布,其实不用的,做出个能用的就成。这样的话成本降低,卖的价格也贵不到哪里去。

而且这些布料都不丑,做出来的每个包都是独一无二的样式,肯定也不会丑。

沈若还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