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后瞧着人好了,那些用布料换上肉蛋的婶子没一个不说沈若好的。

毕竟有了对比,那村里的沈宏在镇上杂货铺当掌柜,村里人要拿东西去寄卖还得给他递银钱,不说发达了扒拉一把村里人,还要从村里人身上扒下一层皮来。

可沈若家穷得很,刚生完孩子就被沈子莺闹,又是诅咒又被沈富贵那样找上门骂,后来赔来那么些鸡鸭,拿到镇上去可是能卖出不少钱,结果沈若却用来和她们换家里没用上的新布头和旧布头。

要知道人人家里都不富裕,能吃上蛋那都是奢侈的一件事,毕竟家家户户能养得起鸡的都是为了下了蛋拿去卖的,哪里舍得自己吃了。这沈若自己得了好东西,还愿意帮衬一把村里人,是真不错啊。

那些换到东西的婶子有几个掺了破布进去的,都为此感到羞愧。特别是刘三娘,原本就是她掺的破布最多,这会儿就是后悔极了,沈若可是后来还多给了她家一个蛋呢。

那些后来没换完的婶子因为之前沈大山家断亲的事情就先回去了,眼见着那些换完的人都带着鸡鸭或者蛋回去满心满眼都是羡慕,但又不好意思去催,要是催了就显得自家来讨要似的。

但是今儿听说沈大山家来了镇上的公子哥儿,这可不多见,就纷纷带上树枝,拎着布料想过来问问看今日能不能换。

顺便瞧瞧这镇上的人,要是瞧着好,还能让自家姑娘小哥儿出来露个脸哩!

沈家因为沈若有了吃三餐的习惯,镇上人也都习惯吃三餐,所以这会儿沈大山家的厨屋就冒出了烟气,有婶子过来瞧见了就先走了,毕竟人家家里有客人在,要吃饭的点儿,这时候去不合适,但是午后可以过来问问。

但是那些婶子也是没怎么见过马车的,先是站得远远的看几眼,有些好看,再看几眼,没一会儿身边就聚集了不少人。

马车就停在沈大山家三间屋子外头的空地上,阿富正在给马儿梳毛,周围围了好几个小萝卜头,看得目不转睛,时不时还要问问题。

阿富和这群孩子在那天晚上就混熟了,天真烂漫的小孩儿总能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来,把阿富给乐得不行。

厨屋里,灶台生了火,锅里的水正沸着,咕嘟咕嘟冒着泡,水汽直往顶棚上去。

午食沈若打算煮面,沈丰力气大负责揉面,柳杉用菜刀切出一条条面剂子,往面粉上搓一下,递给沈若。

就见沈若两手捏着短面条的两端,边抖边扯,面条被扯得双臂撑开那么长,还不断。接着就放进了锅里。

“沈小哥儿,你做的什么面?”蓝帆站在厨屋里热得直冒汗,在家里都没有往厨房钻的习惯,这会儿他瞧着沈若有条不紊地扯面条,下面条的,有些目不转睛。

手里的扇子都不扇了。

“在做拉面。”沈若回道,村里其他人做面条大多都是擀平擀薄了直接用刀切出来的,但是相比起这样的面条,沈若更喜欢拉面,扯过的面条口感更加劲道也更细一些。

面条下进锅里,加入沈若提前炒好的肉丝和前段时间李善桃腌好的雪菜一起煮,香味很快就在小小的厨屋里弥漫。煮熟后捞进碗里,又烫了几根小青菜,撒上翠绿的葱花,滴上几滴香油。

那香味瞬间就征服了蓝帆的鼻子,总觉得沈若无论做什么吃的都比自家厨娘做得好做得香……真想聘沈若给自己当厨子啊,就算不当厨子,给他烤红薯也成啊!

沈若还给每个碗底都卧了一个油香油香的煎蛋,那煎蛋里头还放了点盐巴,本就是自带咸味的。被雪菜肉丝面一激,煎蛋的香味混合着雪菜面条香,让人忍不住先咽几口口水。

“之前浪哥送了一罐子辣椒酱过来,正好能配着面条吃,香得很呐。”沈丰洗了把手,笑着从橱柜里摸出一个陶罐子。

沈若回想起之前他去田里给阿爹阿兄送饭时候,让周浪也来吃鸡蛋饼,这个汉子吃了别人家的东西也总想着要还回来,就当天夜里干完活就跑他家里送辣椒酱来了。这人之前还救过原主,给沈若的感觉就跟沈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