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贵上两文,就是赚点大老远跑来的路费,大家也热情不减。”沈海从没做过这么容易的生意,脸都要笑烂。这可都是沾了若哥儿摊子的光。

沈若也笑:“那确实不错,等你归家去同我干娘说一声,不用收着做了,叫婶子们能做多少做多少,反正不愁卖。”

沈海哈哈大笑,叫周浪将木匣子卸下来往桌上放。

“这里是今日的营收,若哥儿你拿着。”

沉甸甸的,里头全都是铜钱。

周浪在车上的时候就给串好了,瞧着这里起码有五十几贯,他们带出去卖的还都是小件,贵些的也就是书包了,要是大件能带那能赚的更多。

沈大山和李善桃瞧见了已然不像以前那般惊讶,见过更多的钱了。这时候只觉着确实做生意赚钱,自家若哥儿真出息,想出来的东西都这么好卖,竟然到了隔壁镇也这么有销路啊。

沈若看了一眼,他计算速度快,一瞧就知道他们俩肯定是多给了。

“不是说好了算你们买我的?多下来的你们自己收着就是,怎么全给我了?”沈若好笑道。那岂不是白跑一趟。

“咱们也就是跑一趟试试水,什么事儿都没操心过不好意思拿钱,这些钱若哥儿你收着,之后还得进布料呢。”沈海摸摸后脑说道。

沈若摇摇头,将他们应得的分出来,其他的他自然收下,布艺作坊和“珍宝居”的运转自然缺少不了银钱,流水需要周转,同许家买布要用。

但是剩下的那些就是差价,他们带去隔壁镇上卖那这些多余的自然就是他们的营收,哪怕是一家人也不能乱了账目。

话本就不能这样说的。

“这带出去售卖的活计可以做,我的布艺作坊当供货商,你们便是经销商,路途远自然要加价,这叫运费,积压了库存还会多一笔仓管费呢,这笔钱你们就好好收下。之后要是继续干,还要另外算。”沈若给大家解释一番他说的那些词。

他们从自己这儿拿货带出去卖,赚的差价有多少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了,供货商向来是最赚的,要是以后还有别的人来合伙那也就省的沈若一直要找信任的人派出去了。

周浪看了沈若一眼,说道:“若哥儿,我有个想法。”

沈若抬眼看去,仔细聆听。

他将自己想到的点子说出口,在心中埋了许久:“我想带着’珍宝居‘的东西去许多地方,打出名气来。以后咱们带去哪儿卖都好卖。”

今日在柳溪镇已经尝到了名气的甜头。

他这点子同沈若的想法不谋而合,沈若点头道:“可以试试,带着东西到处去售卖,可以画传单宣传,告诉其他地方的人咱们’珍宝居‘都卖些什么,还能吸引靠谱的人过来进货。要是能大范围铺货的话,布艺作坊自然而然就要迅速扩大规模,招揽更多的人来做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