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听这话顿时便都不淡定了,那可是顾秀才的字啊!沾了文气的!

而且人家沈家村招待的特别好,那点活计还真不算什么,而且还是他们自己主动想要试验一番,结果上去就舍不得下来了呢!

顿时觉得刚才膈应的自己有点矫情了,瞧瞧人家沈家村多厚道啊!

这还有什么可考虑的?买啊!

作者有话要说:

-

万贵妃来咯~~爱大家!

第228章

所有准备好的现货一售而空。

其实原本的那些数量还不够, 但是木工厂今儿一上午多赶制了几个,将将好够了。

只要是来了的人都挺满意的,这东西播种子速度快着, 到时候买回去村里人都借用一下轮着来其实也不慢,有些村子不差钱的就多买了几个,也有别的村子来的人一起合买一个。

三贯钱对有些人来说还是一笔不少的银钱了,毕竟十贯就是一两银。

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是合买的,这样比较划算, 等以后自家有了更多的银钱之后再来置办也不晚。

能买得起“丰粮筒”的自然都是家中有些家底的,或是村子里人多田也多, 还有些别的营生, 这样每年进项多了才能攒多些银钱的。

就好比荷塘村人,他们村子因着有一大片荷塘,每年到了夏季秋季都能采摘不少荷花和莲蓬带去镇上卖, 等荷花枯萎了那底下淤泥中还有莲藕, 每年靠着这荷塘每家每户便能赚上不少。

那些富裕一点的村子自然都有这样类似的营生,沈家村先前穷但是现在有了木工厂后家家户户能赚到钱了瞧着风貌都变了不少。

大家来了这一趟发觉沈家村比起上次“若斗”开售的时候有了不小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村里人一个个脸上的笑容都变多了,而且还有了些摆摊赚钱的意识。

他们过来的这些人里头可有不少在樟树边上的摊子上买了吃食和篮子的,这些东西价格不贵还划算, 甚至还能觉得自己占到便宜, 倒是摊主与客人都高兴。

而且他们还发现, 摆摊的人在边上就显得更加热闹气氛更好了,不难想象出等以后再有这样的集会岂不是周围全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儿?

或许他们也能来摆呢!

大家不由地胡思乱想起来。

“沈老弟啊, 这’丰粮筒‘我们荷塘村每户人家都要定一个, 这是定金, 之后就劳烦你们木工厂赶快做完运来了。”荷塘村村长豪气道。

沈村长笑着颔首:“那是自然, 多谢照顾咱们村的生意了,等你们那儿来年长了莲蓬咱们也去你们那儿买些!”

“那敢情好哈哈哈,咱们荷塘里头还有鱼苗,之后喊你们来逮鱼摘莲蓬!”荷塘村村长哈哈大笑,完全没有了以往对沈家村的刻板印象。

现在沈家村发展的越来越好,他这位“邻居”自然也跟着沾了光的,以后还能多来往来往。而且沈家村有沈若和顾允这两个杰出的后辈,可叫他羡慕坏了。

还有那五岁大就考上镇上学院的“小神童”,听说就是若哥儿的侄子!要知道他们村送了好些个孩子去镇上,一个都没有考上呢!